甘肃民间“非遗”保护者群像

01.09.2015  11:52

   央视网讯 (记者 孔华)8月29日一大早,不顾家里还有好几亩地的苞米要掰,65岁的闫光福便赶往10里地外的敦煌市参加一个座谈会,他要向“一带一路网络文化采风行”记者们讲述敦煌曲子戏的保护情况。老伴不太高兴,因为家里还有好几亩地的苞米要掰。

  甘肃省是文物大省,这些年来,随着国家对“非遗”的抢救和保护,民间百姓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涌现了诸多像闫光福这样的普通百姓。

   种地农民的希望

  闫光福

  家住甘肃敦煌市宿州镇板桥村的闫光福,从小跟着父辈、名家们学会了敦煌曲子戏。由于文革期间不能唱,文革后,会唱的老人大多过世。这些年来,这种原本流传在敦煌,每逢婚丧嫁娶都会弹唱的地方戏逐渐消失。如今,每周二、四、六,闫光福就和二十多个老人到文化站去唱,一来欢迎百姓旁听,二来相互切磋技艺,一起将即将失传的敦煌曲子发扬光大。

  闫光福希望,他能教当地的老师唱,老师们学会再带娃娃们唱,这样敦煌曲子就会一代代传下来了。

  介绍完敦煌曲子戏,已是中午,闫光福来不及吃饭,匆忙往家赶,苞米还得掰,不能耽误了农时。

   知名画家的梦想

  高山

  离敦煌市区不远的一处安静的院落,大门半开,这是著名敦煌壁画画家高山先生的工作室,里面两个女孩正屏息静气临摹敦煌壁画。身材削瘦、儒雅淡然的高山老师介绍,他的工作室招收了七八个学生,学习时间最长的一位学生已经学了12年。学无止境,即使是他,每年都会发现画敦煌壁画的新难度、新挑战。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敦煌研究院工作的高山,在洞窟里临摹敦煌壁画,经常一天就是画十几个小时。夏天,洞窟凉爽,但是到了冬天不得不穿上军大衣避寒。1999年,临摹了9年敦煌壁画的画家高山放弃了人人艳羡的敦煌研究院的工作,自己开画室。

  之所以走出体制外,高山说,他希望在传承千年敦煌壁画的同时,能在造型、色彩、线条等方面做大胆的创新,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将敦煌壁画推向广阔的市场。

   雕塑家的行动

  杜永卫

  今年夏天,敦煌彩塑传承人杜永卫在自己的大乘艺术传习所接待了好几批夏令营学生。从中小学生到博士生,只要来学习,杜永卫都欢迎。杜永卫向他们讲述敦煌彩塑的历史、特点、制作过程等。

  杜永卫从事敦煌彩塑雕塑40多年了,曾任敦煌研究院美术所副所长、敦煌艺术研究创作中心主任。1999年杜永卫“下海”创办自己的公司。身份变了,但宣传、推广、传承敦煌彩塑文化的使命从未改变。除了在自己的传习所讲学,他还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做兼职教授,开设敦煌彩塑课程。他还把课堂开到自己的工作室,这些院校的学生可以直接到杜永卫的工作室学习。

  “这些东西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率,但是,有人学了,我们的文化就不会断了。”杜永卫说,他希望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把敦煌彩塑更好地传承下去。

  自筹资金创办阳关博物馆,收藏了4000多件文物,每年接待几十万游客,养活了70多位员工的纪永元告诉记者,历史的有心人,社会的广大群众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敦煌文化,抢救、保护“非遗”,既要靠政府力量,也离不开个人、协会、研究所、书画社、民间博物馆等这些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只有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非遗”才能一代代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