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都“因地扶贫”助深山贫困户多径除“穷根”

27.10.2018  00:11

  中新网兰州10月26日电 (闫姣 杨娜)王小林一家过去住在半山腰的土坯房,那里不通电、不通路。先辈们在山坡开垦出一片土地,30多岁的王小林靠这些地,种点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艰难地养活家人。

  王小林生活在甘肃陇南市武都区龙坝乡白果村,当地村民大多跟他一样靠种地为生。由于当地海拔较高,气候偏冷,土质也一般,据村民们说“粮食的收成并不好”。

  在武都区,具有高寒阴湿特征的村落并不少见,村民们也曾面临“十年九不收”的窘境。为改变贫穷的现状,针对不同乡镇的区域特点,近年来,武都区形成了“按特困片区做规划,按贫困村列项目,按贫困户施策,按带贫成效扶企业”的产业布局。

  白龙江河谷区域发展油橄榄产业;半山干旱区发展花椒、核桃产业;高寒阴湿和林缘区发展中药材、中蜂养殖、小杂粮等农作物……武都区细化“一户一策”,确保每户都能有一个致富产业。

图为当地农户在绿地中饲养的土鸡。 闫姣 摄

  目前,武都区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25万亩,基本实现适生区全覆盖和贫困户全覆盖。

  白果村先后探索发展中药材产业、核桃产业、花椒产业等,带动村民们致富。据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生禄介绍,武都区政府免费提供中药材、核桃、花椒等幼苗,还定期给村民们培训,但因自然条件限制,这些产业的收益都不太好。

  针对这种情况,武都区转变扶贫思路,加大了对该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近几年我们村子主要依靠劳务输出发展。”王生禄说,政府免费培训村民,内容涉及电焊、家政服务、泥瓦活等,后将他们统一带至新疆、上海、江苏等地务工,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

  在政府的帮助下,王小林一家人不仅从土坯房搬出来,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而且还通过技能培训,顺利在新疆找到一份工作。攒了些钱后,王小林利用回家过年的时间又盖起了另一栋砖瓦房。

  武都区“因地扶贫”“因户施策”的方法初见成效。2017年该区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31元,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15.01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5.03万人。其中,特色产业经营性收入占比从38.6%增长到43.2%。

  武都区地处秦巴山地结合部。针对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的现状,武都区立足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无污染的原生态环境优势,鼓励、引导贫困户发展油橄榄、花椒、中药材、养殖业等富民产业,走产业扶贫之路。

  白果村地处深山,虽消息闭塞、资源匮乏,但当地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看准了这一自然条件,当地政府计划用养殖土鸡带动经济发展,并于今年分批给该村的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发放了50只土鸡苗。

  中新网记者走访白果村时,该村村民王小芳正在门前的一块绿地上喂食小鸡。据王生禄介绍,该村贫困户的土鸡大多都采取“散养”模式,小鸡食用天然草籽,不仅健康“绿色”,而且节省了一笔购买饲料的费用,“经常运动的土鸡,肉质很鲜美”。

  目前,该村已与甘肃临夏州的相关企业达成合作,计划以一只土鸡100元的价格收购。此外,村民们也可将土鸡自行销售至临近乡镇。据了解,白果村2014年的贫困户有57户231人,截至目前,未脱贫户共有13户52人。(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杨娜】
甘肃省23.9万人通过中药材种植和劳务脱贫
    10月15日,记者从在渭源县召开的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上了解到,我省有5.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