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榆中改薄升级村小 外来务工子女享"同城教育"

14.04.2016  10:22

春暖花开的季节,孩子们的课外活动也随之变得丰富起来,在甘肃榆中县郊区的大营小学里,四年级一班的学生刚从操场上做完游戏回到教室,为接下来喜欢的美术课做准备。

榆中县近三年以来共投资4.2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30万平方米,消除危房3.8万平方米,全面规划实施了校安全工程、幼儿园建设项目、农村初中二期工程项目、百所寄宿制二期工程项目、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食堂改造项目等。

大营小学校长高玉辉近日向中新网记者介绍,之前这所学校全部是土木结构的破旧平房,孩子们冬天只能靠火炉取暖。2014年,在国家全面改薄项目的支持下,学校新修了校舍、操场,配备了计算机、体育器材等设施,还不断引进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数量也从最初的不足百人到现在的455名。

4月上旬,在甘肃榆中县郊区的大营小学里,孩子们在校园里嬉戏玩耍。近年来,在国家全面改薄项目的支持下,学校新修了校舍、操场,配备了计算机、体育器材等设施,还不断引进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数量也从最初的不足百人到现在的455名。 徐雪 摄

图为榆中县大营小学的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 徐雪 摄

高玉辉说,学校从2014年开始免费接收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有来自江苏、山东、西藏等多个省份的孩子,占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这些孩子目前所享受的教育资源基本达到了县城的水平,并且还在不断地优化中。”高玉辉称。

与此同时,榆中县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推广参与式教学,强化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地还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全面开展了钢琴、舞蹈、武术等13种兴趣活动。同时全县20所市级“乡村学校少年宫”和3所国家级“乡村学校少年宫”每年普及性培训学员达2000多次。


信息来源:中新网   徐雪   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