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榆中山村改"穷貌" 村民"家门口"上班增收
中新网兰州2月24日电 (赵江梅)在甘肃榆中县蔡家沟村,十年九旱”、“交通封闭”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心系家乡的张海云,白手起家后便带领乡亲开展土地流转,探索出了一条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当地因此一改贫穷面貌,张海云也于近日获得了“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称号。
诚实苦干成就创业梦
“在儿时的记忆中,乡亲们的生活都很困难,我们家尤其贫困。因为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常年卧病在床,家里家外都是父亲一个人在张罗,他是一个非常老实本分的人,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靠天吃饭,没有其他经济收入。”过早地体会到生活艰辛的张海云暗暗下决心,“不管生活多苦,书一定要读,一定要走出这个穷山沟。”所以从初中开始,他就用打工赚来的钱交学费。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东风已经吹到了西北,当时高中毕业的张海云在家乡交通便利的地方租了一间民房,用仅有的100元资金,开了一家榨油坊,从此走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有时候一天只能收一袋胡麻籽榨油,卖出去换钱。”
在榨油坊刚有起色时,张海云不幸出了车祸,一躺就是两年。“不幸中的万幸就是碰到了两个病友,我能在创业路上一步步走到今天,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他们。”张海云说。
在病友的帮助下,榨油坊的生意步入正轨,张海云便开始做起了煤炭、矿产品购销。在2002年注册成立了甘肃海韵工贸有限公司。
图为在“家门口”找到工作的村民。 赵江梅 摄致富不忘帮扶乡邻
“我找到了致富门路,能够帮助家乡人也是我的愿望。”张海云连续四届是兰州市人大代表,在他的心里无时无刻不惦记着生养他的小山村,自甘肃省“双联行动”、“人大代表在行动”开展以来,他践行使命,通过双联行动,发展种植、养殖业为当地的乡亲们提供就业机会。
2011年开始,他在家乡投资130多万元发展种植与养殖业,和乡亲们商量,通过实行土地流转,将大家的土地临时租用,并请农业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合理规划,选取合适的品种与种类,实现集约化种植,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张海云还给困难户无偿提供地膜、化肥等农资产品,帮助分析调整产业结构。2013年,他出资100万修建乡村道路,改善了村民农产品卖不出去、农资产品运不进来的状况。2015年,他开始对周边荒山进行绿化,并在今年计划流转2000多亩土地,引进花卉和观赏性苗木做绿化和美化种植,改变生态环境。
“我们再也不用出远门打工,在“家门口”每个月就可以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有时候效益好了还有奖金。”负责养殖的张正辉说道。
奉献爱心促进民风
2016年,张海云设立了“海韵基金”,主要用于乡亲们创业、生产、生活的资助,并在榆中县第一中学各个年级设立了“海韵班”,每名学生每年奖励2000元的助学金,资助他们读完高中。
张海云还筹资900多万元修建了占地30余亩的蔡家沟瓦房川文化广场,内设科技文化阅览室、篮球场,配备了各类健身器材,使周围十几公里的村民有了开展文化娱乐和学习新知识的场所。
“过去为了拓建道路,有的村民看不到长远利益,寸步不让,让人感觉整个村风气很不好,所以我想让大家有个改变,让左邻右舍和睦相处、互帮互爱。”于是,张海云将心思放在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上,利用农闲时间、节假日,举办民俗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在文化广场上组织附近村社的妇女们跳广场舞;给乡亲们进行义诊、发放常备药品、赠送米面油等;大力宣传传统文化知识,促进民风建设。
“我相信爱心永在,深情不改,助人最乐,善行无疆。”张海云说。(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