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甘肃“木匠”工艺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16.12.2014  20:06

  文汇网报道(记者 崔国清)“白塔的木匠,五屯的画匠”这是流传于大西北的一句民谚。千百年来,甘、青、宁等地的人们已经形成“非白塔木匠不建”的思维定式。国务院日前发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甘肃省永靖县白塔川“古建筑修复技艺”名列其中,另外该省还有6个民间项目被列入“非遗”扩展项目名录。

  永靖县白塔川自古出木匠,现年52岁的刘才发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从事古建筑修复工作已有32年,经他手修复的建筑约有83座。2007年开始,他曾用两年的时间在青海化陇县修复过一处藏汉风格结合的大经堂。大经堂共有105间房子,上面雕刻了300条龙,非常精美,被外国游客赞为“龙宫”。

  “这是一门耗费脑力和体力的活计,出师很慢,年轻人也很少愿意从事这一行。”刘才发说,白塔川木匠技艺往往是以家族方式代代相传,自己的手艺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为了使这项技艺后继有人,他也在努力将手艺传给几个徒弟和正在读大学的儿子。“现在很多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钻研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的好东西了。”刘才发遗憾地叹了口气。

  据《永靖县志》记载,1954年白塔木匠有1686人。改革开放后,当地的木匠行业重振雄风,在1978到2012年间,修整佛寺5112座,庙观1428座,清真寺3718座;维修旧建1478处,其它如亭、阁、馆、堂、住宅等民间不注册修建,则更难以计数。白塔木匠创造的藏汉结合、回汉结合的古典建筑以及“无梁殿”、“天落伞”、“凤凰展翅”、“一点落地”等建筑造型,展示了独具特色的木工技艺。

  此外,甘肃入列“非遗”扩展项目名录的技艺分别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花儿”、通渭县的皮影戏“影子腔”、定西市的“剪纸”、永靖县的“生铁冶铸技艺”、天水秦州区的“丝毯织造技艺”和岷县的“青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