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易地扶贫搬迁助推深度脱贫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王斌
2015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印发《“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对“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核定甘肃省“十三五”期间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50万人。甘肃省发展改革委按照国家和甘肃实际情况,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先后两次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2016和2017年,甘肃共下达12个市(州)70个县(市、区)易地扶贫搬迁规模48.73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1万人,同步搬迁人口14.63万人)。其中,2016年项目计划搬迁24.94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1万人,同步搬迁人口8.84万人),截至今年8月底,702个集中安置点中有493个竣工,5.3万建档立卡群众实现入住。2017年全省下达易地扶贫搬迁任务5.51万户23.7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万人,同步搬迁的非建档立卡人口5.79万人,计划建设集中安置点606个。截至8月底,606个安置点中有566个开工建设,开工率为93%,完成投资约33.15亿元。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易地扶贫搬迁是好政策,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乡上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实施的民生工程之一。”庆阳市合水县蒿咀铺乡杨家塬组村民杨元存喜滋滋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搬迁群众如何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问题呢?蒿咀铺乡紧紧围绕贫困群众产业需求,实行“一户一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进一步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力争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大关。现如今的杨家塬组以美丽乡村庭院建设为标准,以“全域无垃圾”为目标,以“一街四线”为主阵地,加大“四改”(改院、改厨、改厕、改圈)、“六有”(有垃圾填埋点、有绿地、有美化、有亮化、有厕所、有公共服务设施)整治力度,这里实现了山绿、水清、环境美。
“总投资3200万元,对全乡4个行政村符合条件的107户392人进行整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分两年实施,2016年投资685万元,征地24.6亩,建成集中安置点1处,安置群众30户;2017年投资2515万元,扩征土地65.1亩,安置群众77户。目前,已全面建成30户,主体建成77户,25户搬进新居。”蒿咀铺乡副乡长张武介绍说。
“新房子有了,没想到还挂上了名家的书法中堂,以前我们庄的人家可是从来没有挂过中堂的。”看着中国书法协会会员杨东亮先生书写的中堂挂上了墙,静宁县原安乡坷老村杨湾社贫困户杨召权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感觉家里一下子有了文化气息,会把这幅中堂当传家宝一样珍惜。
坷老村杨湾社,地处静宁县原安乡最北端,依山而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水无路无电,交通不便。村上原本有30户人家,近年来有点能耐的人家都通过务工、参军、随亲等连户外迁,现在仅剩12户人,其中11户是贫困户,全村50口人大部分是老弱妇幼,最无奈的是其中有15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且还是智力障碍,4人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前些年这里还曾是传染性疾病肝炎蔓延的地方。
让大家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坷老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所有变化源于坷老村杨湾社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经过乡村干部和当地群众数月紧锣密鼓的艰苦奋战,2017年5月,全村人已经整体搬进了新房子,而且村上还配套发展起了养牛业,计划通过养殖让家家户户成功脱贫致富。
在杨湾社的山坡上有三个用柏树“绣”成的大字“坷老梦”,那是乡上来的驻村干部李举举、齐扬、万宝平和宋武威年初带领乡亲们栽植的三个字。每天看着村子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真的像在做梦,不过做的是真实的梦、幸福的梦!
打出组合拳,决心拔穷根
以上剪影只是甘肃易地扶贫搬迁的两个片段,甘肃贫困面大,易地扶贫搬迁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效?甘肃省发展改革委以工代赈办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给出了答案。
甘肃将政策谋划和顶层设计作为推动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先后出台多个政策方案对“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总体目标、资金来源、支持政策、项目管理、融资平台运行、后续产业发展、成效考核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规范,这为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奠定了基础。
为精准确定搬迁对象,甘肃依托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按照“农户申请、民主评议、逐级公示、层层审核”的原则,将全省需要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的50万建档立卡群众确定到户到人。
为健全责任体系方面,甘肃明确了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村级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和搬迁农户四方,乡级党委书记、乡(镇)长和扶贫工作站站长三方,县级党委书记、县(区)长、扶贫办主任和发展改革局局长四方,市级党委书记、市(州)长两方的责任,逐级签订易地扶贫搬迁承诺书,报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备案,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突出典型引领,助力后续发展
根据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特点,以武威为代表的河西地区依托祁连山生态屏障保护、石羊河流域治理、黄河调水等工程,以水定地,以地定人,利用国有农林场、新开垦的耕地作为安置用地,通过集中安置和发展设施农业,达到了扶贫开发和生态治理的有机统一;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区和以庆阳为代表的陇东能源基地以就近集中搬迁安置模式为主,依托县城、小城镇、中心村、工业园区等进行安置,引导群众逐步向城镇有序搬迁,实现梯次转移;以陇南市为代表的南部山区实施“依山就势、改善条件”,通过插花、城镇化安置等方式,最大程度上解决“人往哪里去、地从哪里来”的问题。多种搬迁模式的实施,有效解决了用地难题,充分调动了搬迁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要群众搬”到“群众要搬”的效果。
《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富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印发,后续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各县市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步开展产业培育、就业培训等工作,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标。
——对继续耕种原有土地、主要从事种养业的搬迁农户,探索实行“政府投资、集体所有、主体经营、带动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如定西市安定区积极开展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将后续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当地效益好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有效解决了搬迁对象后续发展和增收问题。
——对依托城区、中心镇、旅游景区和产业园区安置的农户,加大技能培训力度,重点扶持发展劳务、运输、餐饮等服务业解决就业问题。如张掖市民乐县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采取“易地扶贫搬迁+工业产业园区+食用菌产业园区+就业”的模式,为搬迁群众提供稳定就业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