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评出2014年甘肃省十大新闻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我省自上而下分两个批次在全省深入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思想得到深刻洗礼,党内政治生活得到明显净化,“四风”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关切得到及时回应,作风刚性约束得到切实强化,党的基层基础得到不断夯实。甘南州“尼江问题”的有效缓解,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肯定,这是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一个缩影。一年多来,我省各级帮助群众办实事15.5万件,化解矛盾纠纷3.01万件。活动成效得到群众广泛认可。
二、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甘肃多项改革举措在全国领先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改革作为激发市场新活力和增添发展新动力的关键举措来抓,一批批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出台。全省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正在以破竹之势,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全年分三批取消、调整和下放省级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185项,省级推出首批100个引入非公资本投资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多项改革举措在全国领先,改革红利得以充分释放。
三、为期三年的项目观摩活动圆满结束
从2012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围绕落实、督导、促进项目带动行动和“3341”项目建设工程,连续三年分别以“看新不看旧”“看大不看小”“看高不看低”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全省项目建设观摩活动,进一步向各地各部门发出了重视抓项目的强烈信号和鲜明导向,对全省上下统一思想认识、强化项目意识、交流经验互识、凝聚发展共识,起到了积极而重大的推动作用。项目观摩活动的深入实施和持续开展,高度契合了当前我省的阶段发展特征,有效推动了全省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后劲增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打下坚实基础。
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成效明显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2014年,全省各级党委、纪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两个责任”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构建和实施“3783”责任体系。省委建立了“2+N”会议、压力传导、督查考核等制度。省委主要领导及省委常委把党风廉政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带动各级党委形成了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全省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1344起,处理2910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21593件(次),初核违纪线索4956件,立案2226件,结案205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037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95人,惩治腐败的力度明显加大。
五、兰新高铁全线通车,甘肃迈入“高铁时代”;临合高速通车,全省14个市州全部通高速公路
兰新高铁横贯甘肃、青海和新疆三省区,是我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伴随着兰新高铁的逐步开通,中国的大西北告别了没有高铁的历史,丝路古道迈入“高铁时代”。经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临合高速公路12月26日通车,这也是国家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投资兴建的首条高速公路。临合高速通车,标志着我省14个市州都开通了高速公路。
六、甘肃5处遗产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历时8年,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该项目涉及我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等5处遗产点。这是时隔27年后,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再度迎来甘肃新成员。甘肃的世界文化遗产点也由2处增至7处,位居全国第二。
七、《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实施
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过程中,我省以敦煌为突破口,历时一年、九易其稿,精心编制的《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3月18日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纲要》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一会四区”,绘就未来敦煌“最美蓝图”。8月31日,位于敦煌的世界文化瑰宝——莫高窟迎来新的历史节点: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对外运营,以全新的预约模式和“数字体验+实体洞窟”的双重参观模式,跨入“数字敦煌”新纪元。
八、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大幕开启
省委省政府出台《“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争取获批了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建成封关运营,开通“天马号”中欧货运班列。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好戏连台:成功举办“亚洲合作对话—丝绸之路务实合作论坛”、“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第20届“兰洽会”、第四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大型节会。“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正式列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省委省政府出台《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景区总体规划纲要》等促进我省旅游全面发展的政策措施,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出要把甘肃建成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和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九、柴生芳成为全国重大典型
2014年8月15日凌晨,中共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柴生芳因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不幸去世,年仅45岁。柴生芳是用生命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好干部,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信念坚定、胸怀大爱,立志让家乡的贫困百姓过上好日子。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在北京、上海等地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甘肃工作。十几年来,他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责任,始终把群众冷暖、百姓疾苦放在心头,生活在群众中,工作在第一线,殚精竭虑、夙夜在公,清正廉洁、严于律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先后被中宣部追授全国“时代楷模”称号,中组部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省委追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十、兰州市发生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总投资53亿元的水源地建设项目开工
2014年4月11日,兰州市发生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西固区、安宁区64.67万人饮水安全受到影响。经专家论证、调查组认定,此次自来水苯超标事件为供水安全责任事件。在事件中负有相关责任的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等单位及兰州市副市长严志坚等20名个人受到严肃处理。为确保省城安全供水,同年10月28日,概算总投资53亿元的兰州市水源地建设项目在西固区开工建设。工程力争于2016年完工,届时,将使刘家峡水库优质的地表水成为兰州市新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