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筑梦七十载 扬帆新世纪

19.04.2016  16:42

 

 

这是一所情系稼穑、强农报国的大学,七十载富民为任、广育英才;这是一所历经风雨、砥砺前行的大学,半个多世纪上下求索、弦歌不辍;这是一所勇于担当、继往开来的大学,在新的历史时期跨越发展、领航扬帆!

1946年10月,国立兽医学院在兰州创建。这是中国首座也是唯一一座独立兽医高等学府。秉承“亚洲顶尖、世界一流”的宏愿建校,向世人展现了以海归博士、知名教授、先进设施、一流质量为标志的独特魅力。

1950年至1951年,学院先后更名为西北兽医学院、西北畜牧兽医学院。随着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的并入,学院在国内兽医、畜牧学科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成为全国首批、甘肃首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被誉为“亚洲一流”的畜牧兽医学府和新中国畜牧兽医人才的摇篮。

1958年,西北畜牧兽医学院与正在筹建中的甘肃农学院合并,组建了甘肃农业大学,并迁往武威黄羊镇办学。此后,面对办学条件的艰难和国内历次政治运动的影响,学校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并成为国内第二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

1981年12月,国务院批准甘肃农业大学回迁兰州。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坚忍不拔的甘农人在母亲河畔开始了新的创业,一座以农科为优势,农、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崛起于黄河之滨。

大师铸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七十年的办学过程中,先后有一大批名师大家在这里开山劈石、弘文励教,为学校留下了深厚的学术和文化底蕴。首任院长盛彤笙先生曾获得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和兽医学双博士学位,是我国杰出的畜牧兽医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畜牧兽医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兽医病理学家、兽医教育家朱宣人先生是我国兽医病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先生是我国现代草业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还有寄生虫学家许绶泰教授,兽医内科学家蒋次昇教授,动物营养学家杨诗兴教授、彭大惠教授,兽医微生物学家廖延雄教授,兽医外科学家秦和生教授,动物解剖学家谢峥铭教授,兽医产科学家陈北亨教授,畜牧学家张松荫教授、崔堉溪教授,农学家胡恒觉教授等专家学者。他们不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具有开创性建树,而且以潜心学术、严谨治学的师者风范奠定了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

70年的发展让甘肃农业大学的办学格局不断优化。学校现有19个学院(教学部),55个本科专业。拥有动物医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1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部共建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30个。

原文链接: http://epaper.gansudaily.com.cn/gsrb/html/2016-04/19/content_314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