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甘肃旱作农业突破的不仅仅是瓶颈

17.07.2014  10:55

  甘肃,干旱缺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全国平均降水量的一半。

  由于干旱,左宗棠曾喟叹这里“苦瘠甲于天下”;由于干旱,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认定,“甘肃旱作区的大部分地区,不具备农业生产的条件。”

  然而,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我省粮食生产却一再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成功实现粮食从依靠调入到供需平衡有余的根本性转变。去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138.9万吨,产量连续三年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的高水平,实现了“十连丰”。今年,全省夏粮总产量预计可达294.8万吨,比上年增加16.4万吨,再次丰收在望。

  在自然条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的前提下,取得如此成绩,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旱作农业令人欣喜的发展,正是我们突破干旱这一瓶颈的利器。

  转变:从广种薄收到精耕细作

  我省人均耕地面积有3亩多,在全国来看,这个水平并不算低。但全省耕地多属于山旱地、坡耕地。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就有618.34万亩。土地坡度大,不下雨寸草难生,一下雨山洪肆虐,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导致土地越来越贫瘠,产出越来越低。故农谚有云:“种了一坡,收了一车。”

  面对如此恶劣的生产环境,我省在大规模开展梯田建设、兴修农田水利、开展小流域治理的同时,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使一大批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而全膜双垄沟播等技术的运用,又为耕地保墒创造了条件。

  “旱作农业技术不仅起到了蓄住天上水、保住地里墒、留住土里肥的作用,而且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耕地的产出水平。”庄浪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张立功评价道。

  “就拿我们会宁来说,没有全膜覆盖,是没法种植玉米的,因为没收成。全覆膜技术留住了土、肥、水,增加了光、热,保住了土地墒情,产出量也随之增加。现在,会宁有1毫米降水,玉米亩产就能增加1.6公斤。收益上去了,农民精耕细作的积极性也提高了。除了全膜双垄沟播,微垄技术、垄侧穴播、减穴增株、垄上微沟等技术都受到农民的欢迎,真正做到了精耕细作。”会宁县农技中心总工程师任稳江说。

  新技术不仅使耕作方式由广种薄收过渡到精耕细作。顺应地利的农作物布局则使全省粮食生产在宏观层面更加优化。

  近年来,我省依据海拔、积温等因素,确定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黑色地膜全膜侧播马铃薯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的优势区域;根据各地降水实际,科学确定了不同覆膜方式,在定西、平凉和庆阳等陇中及陇东年均降雨量为250-450毫米的区域以秋覆膜为主;在天水、陇南和临夏年均降雨量大于450毫米的区域以顶凌覆膜为主。秋覆膜面积从2011年的518万亩增加到2014年的1040万亩,比重从48.4%增加到68%。目前,秋覆膜基本覆盖了全省适宜区域。优势区域的合理布局、覆膜方式的科学确定选择以及配套技术的落实,有力地推动了推广面积的迅速扩大。

  创新:从被动抗旱到主动抗旱

  作为一个甘肃人,一定对“抗旱”二字极为熟悉。严酷的自然环境,使干旱成为这里的常态。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

  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如何蓄住天上水、保住地里墒,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旱作农业技术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旱作农业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我省农业科技人员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反复的实验,对普通的地膜覆盖技术作了大的改进和革新,总结创造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正是这项看似简单的技术,彻底改写了甘肃旱作农业的历史。

  “甘肃降雨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春天雨水不足。现在使用秋覆膜,就可以在秋天雨季过后,将耕地整理出垄沟并用地膜全覆盖,减少蒸发,保住耕地墒情,供下年春耕使用,真正实现了秋雨春用。这就是主动抗旱。”任稳江说。

  抗旱思路的改变,不仅解决了旱作农业区保水保墒的难题,还带来了新的效益,使农作物亩产量大幅增加。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1毫米降水最多只能生产1公斤粮食,而利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最高可达到2.2公斤。”据统计,覆膜种植比露地种植,小麦每亩可增产100公斤,玉米每亩可增产250公斤,马铃薯每亩可增产500公斤。

  创新实践永无止境。目前,我省已在榆中、广河两个省级旱作农业示范点上,着力开展以农机农艺融合为重点的旱作农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强化旱作农业新品种、新材料的引进和筛选,不断突破制约旱作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而坚持将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了技术增产的聚集效应;在玉米、马铃薯和小麦种植方面,分别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黑色地膜全膜垄侧栽培技术、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并大力推广一膜两年用技术,已使我省形成了综合抗旱技术模式体系,实现了增产区域化。

  “点、片、面不同层面重点突出,协调推进,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打下了基础。2013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38.9万吨,旱作农业产量就达到了817.8万吨。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从390.2公斤增加到426.8公斤,与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相差3.2公斤。在全省粮播面积基本稳定,夏粮作物面积连续压缩的形式下,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秋粮作物连续增产,旱作农业为实现以秋补夏,保障全省粮食总产做出了突出贡献。”省农牧厅厅长康国玺说。

  拓展:从单一效益到综合效益

  旱作农业的发展,带给甘肃的,不仅是粮食生产多年稳产增产,实现“十连丰”,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和带动后续产业发展等方面,更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综合效益。

  “我种了20亩玉米,这些年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秸秆还田、关键期补灌这些先进技术我都用上了,现在玉米亩产达到了900公斤,现在一公斤玉米收购价有一块多钱,种粮的效益还是很好的。”会宁县中川乡农民梁世明说。

  正如梁世明所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我省旱作区粮食平均亩产从传统的100公斤小麦增加到现在的650公斤玉米,亩收入从原来的不到200元增加到现在1000元。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以来,我省旱作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部分中,有60%来源于旱作农业效益增加。

  不仅如此,全膜覆盖仿佛为耕地加上了一层保护膜,既有利于集纳雨水,又通过垄沟种植、地膜覆盖、秸秆残茬覆盖及土壤培肥,极大地保蓄了土壤水分,有力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另外,全膜覆盖后,在地膜内形成了高温的环境,有利于土壤高温消毒,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而通过降低耕作强度、增加地表粗糙度及覆盖度等,减少了地表风蚀量,既有利于旱作农业区生态恢复,又有利于保土保肥,更有利于缓解“沙尘暴”的发生,维护生态安全;显著的生态效益进一步促进了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种玉米-养牛羊-建沼气-废渣还田”等模式,则提升了我省循环农业发展水平。

  “秸秆转化丰富了饲草料,扩大了牲畜饲养量;牲畜粪便增加了土壤有机肥施用量,又促进了种植业发展;再用牲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发展沼气,进行沼渣沼液还田,实现了良性循环。”任稳江说。(记者孙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