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干群共绘精准扶贫丰收图

19.08.2016  15:04

本报记者 惠程华


平凉,是我省革命老区和六盘山贫困片区精准扶贫的主战场。全市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的主战场上,精准发力,合力扶贫,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扶贫攻坚战。

立下军令状干群联手夯实责任

平凉,在精准扶贫的主战场上,干部群众联手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位于六盘山特困片区和革命老区的平凉市,在精准扶贫主战场上,注重靠实责任、强化攻坚合力,注重精心指导、强化稳定脱贫,注重挂图作战、强化精细管理,注重补齐短板、强化政策落实,注重真评实考、强化督促检查,注重深度融合、强化帮扶实效,注重突破难点、强化机制创新,注重建强基层、强化组织保障的“八注重八强化”,紧盯增收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等着力重点,在力量整合、资金保障、机制创新等方面持续聚焦发力,举全市之力打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

扎实的攻坚举措,让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整体呈现出精细化管理、精准化帮扶、深层次推进、全方位落实的工作态势。

初秋,记者站在国家级贫困县的庄浪万泉镇高邵塬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苹果园,已是硕果累累,长势喜人。

这几天,也是万泉镇邵坪村村民邵银定最忙的时候。早上6时30分,他就开着三轮车上山看他家的果园去了。“今年富士套了2万只袋,还有将近一亩没有套袋的蛇果。”8月12日,邵银定对记者说。万泉镇副镇长赵忠相接过话头说:“2万只袋子就是2万元,再加上蛇果,今年老邵家的情况好着呢。

情况好的还不止这,邵银定告诉记者,儿子今年上高三,学习成绩也好;新栽植的8亩果园开始零星挂果。“娃娃争气,政策好,我有信心把日子过好!

和老邵一样,对未来信心满满的还有他脚下的这片热土。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4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594个、贫困户10.11万户、贫困人口40.6万人,贫困发生率20.87%。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干旱山塬区、关山林缘区、黑河流域和少数民族乡村四大贫困片带,自然条件严酷,群众受教育程度偏低,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距离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任重道远,形势逼人。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8月初,平凉市委书记郑亚军专门赴北京,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汇报平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并就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等事宜进行了衔接。

这是市委主要领导调整到位后,市委书记郑亚军第二次专程赴京向国务院扶贫办汇报扶贫开发工作。

一把手”带头抓,高站位推动“一号工程”。年初,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让参会人员深感压力重大的是市委、市政府与市级有关领导、各县(区)及市直有关部门分别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明确了工作思路、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现在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到5年,时间紧、任务重。立下扶贫军令状,相当于立下‘愚公移山志’。只有立下军令状,采取更严格的目标管理机制,使压力层层传导,任务层层分解,才能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向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不断迈进。”平凉市扶贫办主任禹文长说。

今年,平凉市在吃透政策、摸清底子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全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市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2016年工作要点》,确定了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牢牢把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把工作抓在手上,经常听取工作汇报、督促任务落实。

上率下行。市委、市政府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传导到各县(区)和职能部门,汇集成强大的扶贫合力,有力推动脱贫工作连创佳绩。

不搞“断崖式”脱贫,不搞“数字式”脱贫,不搞“低水平”脱贫;在全省率先提出了通过比收入高不高,算负担重不重,查政策兜没兜底,看房子稳不稳、身体好不好、技能强不强的“一比一算一查三看”进行综合分析,使脱贫人口更加真实可靠,经得起检验,得到了省上充分肯定。

中央《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下发后,按照贫困县、贫困村3%的脱贫退出标准,市上指导各县(区)清醒认识脱贫退出的难度,根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投入力度,综合考虑贫困人口规模、脱贫难易程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因素,逐户、逐村、逐县重新测算,自下而上确定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时序,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期间脱贫目标,做到了实事求是、稳妥可行。

摸准“贫困脉”对症下药拔穷根

眼下,灵台县黎家河村村民赵小明媳妇有6个月的身孕了,他决定不再出去打工。还有一个多月,他就可以和村上56户贫困户一起,搬进安全舒适的新房子。“我以前在外打工,都是给别人装修房子。现在,我要好好把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设计好装修好,迎接小宝宝的降临。”8月11日,记者来到赵小明家,摇摇欲坠的土坯房和鲜红的门帘,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

黎河穿村而过,汇入灵台人的“母亲河”——达溪河。位于大山包围圈的灵台县邵寨镇黎家河村,274户701口人,分散在10多个山峁沟岔之中。

集集集,爱跟集,背的不是粮食就是药材。”一句流传了多少年的顺口溜,反映了过去当地群众有富足的粮食,以及勤劳的本性。

但是,受各种因素制约,这里的贫困问题和全市其他贫困村一样依旧突出——路不通、物不通、策不通、人不通。

不通则痛,穷则思变。在县乡帮扶干部的把脉会诊下,村上从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土地复垦项目、富民产业培育和村组道路砂化入手,共搬迁贫困户77户327人,栽植苹果树324亩,新建温棚牛舍4幢,养牛500头,砂化村组道路16.8公里。

同样是贫困村,庄浪县水洛镇崖王村依托扶贫项目,为25户贫困户建成总占地面积750平方米的分布式家庭光伏发电站。目前,所有设备已安装到位,准备进行并网输电。“从来没有听过也没有见过,自己家用电方便不说,还能上网卖钱。”说起光伏发电,赵三成满脸的惊喜与期待。

随着脱贫攻坚步伐的加快,制约贫困村发展的水电路硬件因素正在消除。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扶贫工作必须要有新思路、新对策。

号准“贫困脉”,宜牛则养牛,宜菜则种菜,宜果则栽果;发展电商,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因户施策,对症下药,正是精准扶贫的要义所在。

平凉市扶贫从“千篇一律”转向“量身定做”,为全市所有贫困人口分类制定脱贫良策。

谈成就,数字或许是枯燥的,这组数字却是熠熠生辉。上半年,平凉市精准扶贫整合各类资金39.44亿元,完成投资18.4亿元。

易地搬迁“挪穷窝”。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16户1909人,改造农村危房10048户,解决了121个村不通动力电问题。

产业扶贫“换穷业”。建成规模化养殖小区14个、饲养肉牛5.86万头,新增设施蔬菜925.6亩,种植全膜玉米28.03万亩、全膜马铃薯27.01万亩、中药材2.06万亩,新植苹果2.9万亩、油用牡丹4705亩。

劳务培训“扶穷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4万人次,农村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147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419人次,创劳务收入6.48亿元。

政策兜底“脱穷境”。对列入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万户11.46万人,实施政策帮扶。

贫困乡村的村民出行必备三件宝:棉袄、雨鞋、鞭杆,已成了历史。

精准发力打好扶贫攻坚“组合拳

灵台县中台镇杨村村民张民乐这几天特别开心,他家种植的3棚菜近日全部被客商在地头收走了。张民乐以前在外打过工,回家后也种过地,生活只能维持温饱。加上两个娃上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看到村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菜,张民乐也想试一试。

我刚开始担心的问题,政府全想到了。”张民乐感叹。镇上免费提供菜籽、苗子;不定期有乡村技术员来指导;蔬菜上市,有客商在地头收购。张民乐说:“这3棚菜总共收入将近10000元,比种粮强多了。

通过算账对比,干部群众的观念变了,积极性高了,特色产业实现了“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巨大转变,农业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

今年,平凉市立足市情实际,对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使用监管、村级互助资金筹措使用、农业企业扶贫贷款担保等难点工作积极探索,制定出台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平凉市市长王奋彦主持制定的《平凉市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使用管理及监测评估指导意见》,通过对专项贷款审核发放、资金用途、效益发挥、本金偿还等实行全过程跟踪监测,评估专项贷款在贫困户产业培育、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等方面的预期效益,及时提出了客观、公正、准确的指导意见。平凉市在精准扶贫中,进一步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让扶贫救穷的钱花在刀刃上。通过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形式为贫困人口提供低门槛低成本的服务,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广泛动员汇集更多扶贫资源融入到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去。确保了全市精准扶贫专项贷款“选得准、用得好、有实效、还得上”,发挥出了应有的效益和效率。

平凉,打出招招见效的精准扶贫“组合拳”,使扶贫开发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期。

平凉康泰食品公司总经理段维洲,去年将公司从平凉工业园区搬回村上,解决了附近村子110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也带动了周边几户搞起了农家乐。“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一起富了那才叫富。实现天蓝山绿水清人富,这才是我的梦想。

崆峒区白水镇段堡村村民段维洲的这种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心理,正是平凉市深度融合双联行动,建立领导包抓、单位联系、企业帮扶、工作队驻村帮扶带来的连锁效应。

结合中央和省上精神,完善《平凉市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平凉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督查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减贫摘帽、正向激励、惩戒约束、逢提必下等制度,构建了各级担责、人人尽责、考评有力、导向明确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了《平凉市贫困村脱贫退出抽查验收办法(试行)》和工作流程。

与此同时,平凉市严查扶贫领域贪污侵占、截留私分、虚报冒领、挥霍浪费等问题。目前,共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97起,给予党政纪处分55人、诫勉谈话51人、组织处理13人,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有效保证了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和资金安全。

8月,行走在崆峒山下、泾水河畔,平凉市各级党员干部用汗水书写的精准扶贫答卷,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