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闻】大力培养双语法官 满足少数民族群众诉讼需求
近年来,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通过司法维护权益的意识普遍增强,法院受理的民汉双语案件数量大幅增加,而与此同时,双语法律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推开民族地区法律之门的一大关键。今天的两会视点我们来关注我省双语法官培养话题
双语法官是既掌握汉语,又能够熟练运用少数民族语言审理案件的法官。加强双语法官队伍建设,消除与少数民族群众的语言障碍,推行法庭、法官、法律进牧区、进村组、进寺院,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实行巡回审判、以案释法,做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是增强各族群众法律信仰和法治意识,实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梁明远:我们培养的双语法官,是为了办理案件,而办理案件就包括了立案、送达、开庭、调解、裁判、执行以及裁判文书上网等工作。同时,双语法官的运用,也不仅仅局限于民事审判和调解,还包括刑事审判、行政审判等等。
双语法官培养的重点首先是编纂藏汉双语法律培训教材,2015年《宪法教程》《刑法教程》《民法教程》等10部藏汉“双语”法律培训系列教材正式出版。目前,《藏汉双语诉讼理论与实务》和案件《审理程序翻译》等涵盖法学理论基础、司法实践操作、藏族习俗、习惯、法律文化的23部实务教材编写工作正在推进。
全国人大代表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梁明远:为从根本上解决双语人才问题,我们积极争取,经国家教委批准,由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联合甘肃政法学院组织开展国民教育藏汉双语法律学历生,2016年已按计划招收了46名,直接培养成为藏汉双语法律本科生,彻底解决人才数量不足的问题。
我省还实施双语法官等级评定与普通法官一致的标准,同时,充分考虑民族地区法官办案数量相对较少,但是条件艰苦,办案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这些因素,来综合衡量法官的业绩。
全国人大代表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梁明远:在民族地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入额方面,有着倾斜的政策。经高等院校专门培养并取得司法资格的‘双语’法律人才,可经一定程序优先进入法官序列”。要求民族地区法院“双语”法官应占到确定法官员额数的30%以上,争取每个法院有一个标准的“双语”法官合议庭。
记者:甘肃台,德灵,柱周,樊菲,兰州台
甘肃台记者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