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厅副厅长悉数家珍 讲述文化作为

20.11.2015  07:13

  中新网兰州11月19日电 (南如卓玛)“甘肃被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承担主要责任的省份,是幸运的。可能我们过去曾经落后过,但今后不会再这样落后下去了。”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周奉真日前在兰州大学向海内外学子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兴起,使两千年以前曾经有过的,在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辉煌”也可能重新再现。

  “甘肃有特殊资源、特殊优势,如果我们反弹琵琶,从甘肃的比较优势出发,从文化旅游产业入手突破,势必会找到一条甘肃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转型跨越的新路。”周奉真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甘肃文化建设》为主题作演讲时如是表示。

  当晚,周奉真“悉数家珍”,归列十类甘肃文化存在。比如:

  甘肃有众多的文物,有些是世界或中国的唯一,目前共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7万处。

  甘肃是中国的石窟长廊,保存了从十六国时期到明清时1500多年历朝历代的壁画和雕塑,可从中看到中国的壁画史和雕塑史。现存各类石窟寺337座,数量居全国之首。

  甘肃有秦、汉、明三代长城,总长3600公里,占全国总长度的五分之一,居全国第二。

  目前已在甘肃境内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命名的古文化类型逾十个,位居全国第一。

  甘肃是国内保存彩陶类器物数量最多、品类最全、品位最高的省份,被称为“彩陶之乡”。

  甘肃先后出土简牍61000余枚,数量居全国之首。

  甘肃是全国发现青铜文化类型最多的省份。

  甘肃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以及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

  周奉真用四句话总结甘肃丰富文化的生成原因,即甘肃是丝绸之路的重镇,中西文化在此交汇融合,使甘肃文化在创新中充满着无限生机和活力;甘肃地区是中华文化重要起源地之一,根祖文化分量极重;甘肃的多民族决定了文化存在的多样性;甘肃复杂的地貌决定了风俗习惯的差异性。

  “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的黄金段,也受到了国务院战略研究课题组的肯定和采纳,在甘肃的众多项目中,除了抓好自己常规性工作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甘肃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周奉真说,在保护传承好“祖业”方面,甘肃实施“历史再现”工程,大力发展各类行业博物馆、专题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和“乡村记忆”博物馆,打算建成1000个博物馆。

  在推动繁荣文化事业方面,甘肃启动实施了“乡村舞台”建设,探索整合基层行政村现有的宣传文化、电影放映、体育健身、科技普及等项目、资金、人才、设施等资源,在每一个行政村组建一支民间自办文艺社团,建设综合性文化场所。

  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方面,甘肃启动实施了“文化集市”建设,依托该省各地传统文化资源、民间手工艺生产加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推动建立集民间手工艺产品研发、生产加工、贸易销售、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体系,搭建起民间民俗工艺美术产品展示销售平台,推动文化产业走进农户、文化开发走向市场、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在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甘肃利用“欢乐春节”等文化部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活动,积极向海外推荐甘肃的人文交流项目。积极参加丝路沿线国家举办的大型国际艺术节,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同时,经过积极争取,“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纳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

  周奉真介绍甘肃在未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的文化作为时表示,甘肃正在全力打造敦煌国际旅游文化名城,搭建这个平台承担国家文化向西开放、文化贸易、文化往来、人心相通的国家战略。

  同时,甘肃启动文化旅游大景区建设,并打造文化影视、创作高地。其中,首先打造西部电影系列,其次做国家的纪录片大省,这源于甘肃的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所以,纪录片的素材之丰富,在全国也是少有。

  此外,甘肃将打造敦煌画派。周奉真说,敦煌的画是有体系的,这个画派是天然形成的,它已经经过1000多年,11个朝代,形成了45000平米的壁画,这就是作品。“敦煌壁画艺术精神是以信仰为核心的,不为挣钱,所以一幅画可以画三年、五年,所以敦煌壁画是真正的唯美主义的纯粹的艺术。”他说。

  周奉真说,抓文化的内容建设不仅是小众情趣,不止是个人情怀,实际上是国家担当。甘肃在文化建设上,义不容辞。(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