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甘肃文化事业发展成就扫描:好雨时节百花开

04.04.2016  09:40

    原标题:好雨时节百花开 “十二五”我省文化事业发展成就扫描

    五年芳华,一路求索,一路高歌。

    与文化相关联的国家级战略平台上,甘肃第一次成为主角;由“祖业”“事业”“产业”组成的“三驾马车”打着文化标签,高歌猛进。根植于这一方文化沃土,我省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注重文艺精品创作,文化事业产业迎来了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成果丰硕

    2012年,我省立足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文化特色,提出了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构想,设计了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的工作总布局。自2013年1月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以来,在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方面,我省谋划实施了“历史再现”工程,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级各类博物馆385个,计划到2020年达到1000个左右。在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方面,2013年底启动实施了“乡村舞台”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建成“乡村舞台”11559个,计划到2017年底前,在全省16022个行政村实现“乡村舞台”全覆盖。

    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我省立足自身优势和敦煌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策划提出了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设想,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并于2015年11月13日获得国家正式批复。之后,甘肃举全省之力,正式启动了首届文博会的筹备工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省共建公共图书馆103个、文化馆103个、美术馆4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28个、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344个,全省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金昌市创建第一批示范区已经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张掖市创建第二批示范区、酒泉市“图书漂流志愿服务活动”、定西市“百姓舞台”示范项目创建正在全面推进。(转2版)

    (接1版)各图书馆累计发放有效借书证150万个,每年流通册次达到310万,馆内年流通人次超过800万。同时,经过协调,为我省58个贫困县区全部配备了流动图书车,解决了边远地区群众读书难的问题。

    艺术创作非遗保护成果显著

    甘肃本是个出戏的地方,以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为代表的文艺精品,已经成为外界认知甘肃的标志之一。而今,甘肃文艺界没有中断努力,在艺术创作上不断开疆拓土,引起全国瞩目。

    按照“西部领先、全国一流”戏剧大省建设总目标,全省专业文艺院团创作演出400多部剧目,新排上演剧目数量达138部,话剧《天下第一桥》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陇剧《西狭长歌》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省歌剧院歌剧《貂蝉》剧组荣获“第2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集体奖”。

    自从酝酿了多年的《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出台后,我省的非遗保护步入了法制化轨道。目前我省有6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41人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甘肃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省政府先后公布了3批非遗省级名录,有33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省级非遗名录体系;公布了4批省级非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617名民间艺人入选。

    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伴随着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我省越来越注重文化产业扮演的角色。这些年来,甘肃的文化产业产值逐年增加,如今,全省文化产业年增加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占全省GDP比重接近2%。目前,全省有文化法人单位10088家,从业人员18.99万人,总资产539.78亿元,有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8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此外,在对外文化交流上,我省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文化交流活动。杂技、民族歌舞以及文物、艺术展览、民间民俗展演等特色项目多次走出国门,出色完成了重大文化外交展演任务。(记者李满福)

 

( 编辑: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