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数万枚千年简牍“安身立命之所”封顶
中新网兰州12月18日电 (记者 冯志军)历时一年多建设,甘肃简牍博物馆建设项目主体18日封顶,这意味着“汉简之乡”甘肃长期“沉睡”在库房的数万枚千年简牍拥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过不了多久,这批珍贵文物将走出“深闺”,得到有效展示和合理利用。
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向中新网记者介绍说,相较于普通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具有其特殊性,虽然观赏性不高,但内涵非常丰富,可讲述的东西也非常多,所以今后在展示方面将借助声光等高科技手段,通过多媒体用更丰富的方式来把丝路故事“还原”出来。
图为甘肃简牍博物馆效果图。甘肃简牍博物馆供图“这就相当于把阳春白雪式的历史文化,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杨眉表示,近年来,甘肃简牍博物馆在相关学术殿堂里持续做了很多工作,今后要把学术成果通过更接地气的语言讲述给公众。
简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自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首次掘得简牍以来,甘肃百余年间已有30多个批次8万多枚简牍出土,其中总量达7万多枚的汉简,占全国出土总数的80%以上,素有“汉简之乡”的美誉。
甘肃简牍既是中国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也是古丝绸之路开拓兴盛的实物佐证,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文物藏品类型多样,有竹木简牍、汉代纸张、印章文具、布帛丝绸、木器构件、青铜铁器等生产生活用品,文物资源价值禀赋极高。
甘肃简牍博物馆主要承担简牍文物的收藏保管、保护修复、整理研究和展示利用。现收藏有以简牍为主的各类文物50129件(组),有放马滩秦简、居延新简、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悬泉汉简及魏晋简牍等。
据介绍,目前,甘肃简牍除一部分流存台湾之外,其余包括4万多枚简牍以及相伴出土的1万余件文物等绝大部分,集中保存在甘肃简牍博物馆。但该馆自2012年设立以来一直没有独立馆舍,致使最能直观体现古代丝绸之路繁盛的珍贵简牍文物,长期沉睡在库房。(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