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政法学院简介

01.06.2015  19:20

   【基本情况】

  甘肃政法学院是甘肃省属的唯一一所政法公安类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56年创建的甘肃省政法干部学校,1984年改建为甘肃政法学院,开办普通高等教育。1985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8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取得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资格并开始招生,2010年取得法学、工商管理两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经过50余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学校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政法公安类院校之一。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583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43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0975人,体改生88人。学校现有教职工666人,其中,专任教师489人,教授、副教授20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11(其中博士7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兼职客座教授221人。

  学校设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公安分院、公安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法学、公安学教育优势明显。现有法学、治安学、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信息安全、边防管理、禁毒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广告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知识产权、绘画等3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法学和工商管理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法学理论、刑法学等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学校现有法学、侦查学、边防管理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法学、侦查学、边防管理、工商管理、刑事科学技术5个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有法学、公安学、刑事科学技术3个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为首批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全国政法干警招录体制改革试点院校;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国家级建设项目。学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院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地方院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院校;证据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有公安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和法律实验实训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甘肃省经济法制研究中心和西北民族地区侦查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11个校级科研机构。学校拥有法医DNA实验室等62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共计140余万册。

  学校主办的法学专业学术期刊《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和《西部法学评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入选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学校重视学术交流活动,多次举办全国学术年会,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与美国福特海斯州立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等院校建立了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的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3年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法学学科得分排名并列第十三名,在西北参评高校中名列第一。

  学校立足甘肃,辐射西北,面向全国,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法制建设。自建校以来,已累计向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6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多年稳定在85%以上,大部分毕业生分布在西部地区公检法司和全国武警边防、缉毒、消防部队等岗位。

   【发展定位和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总体战略、发展任务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提升内涵,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新时期,学校将秉承“崇德明法、弘毅致公”的校训,坚持“稳定规模,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和“法学创品牌,公安学办特色,法商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努力把甘肃政法学院建设成为在西北地区有重要地位、全国同类院校中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型政法公安大学,努力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宋秉武

  校长 梁亚民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赵 鹏

  党委委员、副校长 肖立民 马礼 李玉基 焦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