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探索300余万人的脱贫“救赎”

17.01.2016  23:26

  中新社兰州1月17日电 (记者 冯志军)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让317万贫困人口如约奔小康”是中国典型的贫困省份甘肃眼下的燃眉之急。这项被甘肃官方视为“十三五”时期的“一号”工程自2016年启幕。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正在进行中的甘肃“两会”上热点词汇。对于在中国率先开启“开发式扶贫”约30年的该省而言,如何在短短5年内完成“消灭贫困”的艰巨任务,来自甘肃各地以及港澳的政协委员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甘肃省政协委员李晓红认为,“精准扶贫不能完全依靠政府,还要鼓励动员民营企业参与其中”。她以自己经营的企业为例说,民营企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都较国企更为灵活,政府要出台一些政策和激励机制引导更多企业投身于扶贫攻坚中去。

  李晓红说,民营企业平日里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户零星的捐款帮扶更像是“走过场”,发挥不了实际作用。但如果一家企业能够“绑定”一个贫困户,从脱贫产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给予全面帮助,整体效果会比“下乡送温暖”好很多。

  东西绵延约1600公里的甘肃属于多民族省份,地貌复杂多样,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许多村庄藏于大山深沟中,缺水缺电,生活不便,经济落后。

  过去5年,甘肃投入较之“十一五”时期3倍以上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243.8亿元人民币,金融机构对贫困地区贷款余额3310亿元,促使每年逾100万贫困人口脱贫。而在今年,甘肃又将整合省级涉农资金568亿元用于脱贫攻坚。

  “十二五”时期,甘肃GDP以领先全国平均水平的年均两位数在增长,但“十三五”的速度预计会降至与全国水平接近,这使得脱贫进程困难重重。省政协委员妥进才梳理了此次甘肃《政府工作报告》后认为,“5年内要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贫困户大幅增收难度可想而知。

  “降低物价也是扶贫的途径之一。”经过前期调研的妥进才表示,属于贫困省份的甘肃整体物价在全国居于中上水平,“吃饭问题”成为贫困户不小的负担,尽管如肉类、鸡蛋等食物在去年有所下降,但政府主导的一些如煤炭、天然气等行业物价不降反涨,若能适度下降,对脱贫也是一种“变相增收”。

  “目前针对农村的扶贫并不够‘精准’。”来自基层的甘肃省政协委员马卫华说,一个村的帮扶单位至少有四五家,经常会出现重复性的技能培训,反复的培训给农民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建议帮扶单位今后能统筹好培训项目。(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