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创新型甘肃建设取得新成效
由大禹节水集团牵头承担的“西部牧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集成应用”等4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正在顺利推进;独家产品结核丸二次开发等新药研制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机勃勃的春天来了,陇原大地处处孕育着科技进步的新成果,全省科技创新呈现出蓬勃发展、气象万新的局面。
2013年以来, 甘肃 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提出的“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将科技创新摆在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化顶层设计,突出细节谋划,逐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新旧动能得以加快转换。
数据显示,甘肃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由“十一五”末的全国第25位上升到目前的18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2.5%上升到51.3%。技术市场合同年交易额由43亿元增长到150亿元,产学研耦合度从19.2%增长到33.5%,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0.45件增长到1.93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甘肃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加快兰白试验区建设,科技创新龙头作用凸显
今年一开年,就从兰石集团传来好消息,科研团队已完成兰石15000米海洋钻机的全部研发工作,项目进入部分设备的试制阶段,这意味着兰石钻机正式开启15000米深海模式。这一科研项目的推进,将带动兰石钻采设备制造水平的整体升级乃至国家石油装备水平的技术进步,同时促进相关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兰石集团所展示出的科技创新活力正是兰白试验区发展的有力印证。
2014年11月24日,我省获批依托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白银高新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兰白试验区成为国家在西部布局的第一个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亦是我省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两年多来,我省始终把兰白试验区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进,通过“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创新驱动+改革试验”双拳发力,兰白试验区内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优势产业加速聚集,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科技创新龙头作用进一步凸显。
目前,兰白试验区内建成上海张江技术转移中心等9家技术转移机构,组建了以兰白试验区联合创新研究院等一大批创新联合体,新建102个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吸引180个科技创新团队和研发机构进入试验区,这些平台的搭建为兰白试验区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实施“六个一百”技术创新工程,推动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打造形成石油化工千亿元产业链和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特色农产品加工等7大百亿元产业链,新增科技型小微企业1076家,专业园区达到25个。仅2016年,兰白试验区开发新产品122个,转化重大成果297项,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重点项目262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达到34户,占全省的60%。
截至目前,兰白地区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0件,技术合同年成交额近43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4.5%,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兰白试验区的发展模式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依靠科技创新求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重要经验。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潜能持续释放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我省坚持“正确方向、问题导向、破题指向”原则,加快了科技领域改革,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以《甘肃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统领的改革新政,勾勒出了我省科技体制改革的全景,为实现发展驱动力的根本转换奠定体制基础。相关意见的发布,进一步放宽省级财政资金使用权限,简化改进了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的管理流程,放宽了高校、科研院所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权限;《甘肃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出台,形成新的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创新基地和人才计划等体系,明确了省级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路线图。
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实,一项项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优势资源高效利用的科技计划加快推进,有效增强了全省经济竞争力。
以科技重大专项为例,通过“冶金固废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实施,酒钢集团冶金固废综合利用率由2012年的58%提高至2016年的90%以上,推动集团建成两条冶金固废资源化利用生产线,成功开发以固废资源为原材料的新产品7项,取得专利11件,并逐步形成了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冶金化工-新材料的产业链;而支持佛慈制药公司实施的“柴胡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使柴胡保苗率提高至98%以上,不仅满足了企业对原料质量的需求,而且有效提升了我省道地药材的生产加工能力。
改革范围仍在不断拓展。突出科技奖励的导向作用,修订科学技术奖评审细则,增加专利奖、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奖和优秀科技创新企业家奖,更加注重参评项目对全省经济的贡献;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全面推行以科技成果转化、效益产出、对经济社会贡献度等作为科技创新成效的重要评价指标;改革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突出科研能力、创新成果等指标,日益淡化将论文和职称晋升挂钩。
无疑,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领域改革带来了科技创新潜能的持续释放。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双创”火力全开
日前,备受关注的“武威重离子治疗肿瘤技术临床应用”项目,已进入仪器设备检测阶段,获批后,国产重离子治癌技术将投入临床试验。这项重大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使我国在重离子治癌硬件装置实现国产化之后,在治疗肿瘤技术临床应用方面又迈进了一大步。
大到经济民生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小到具体行业的关键科技成果,几年来,我省下大力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构建新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体系,特别是《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相继出台,激发了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发挥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在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张掖市获得“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立项,科技部认定国家级众创空间14家、“星创天地”33家,认定省级众创空间10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7家,首批认定20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如今,这些“双创”基地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大本营”,强有力地支撑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为调动“双创”积极性,政府进一步强化了科技服务,一方面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研发及各类科技合作组织等社会用户的开放,实现了资源共享;另一方面,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发放科技创新券,用于“购买”科技服务,目前已认定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84家,发放科技创新券1548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科研成本,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聚焦全省经济发展重点主动出击,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和专利池建设,编制了42家骨干企业技术路线图;按照《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推进军民深度融合,3D打印、新能源多用途运载平台等一批科技成果应运而生。
改革,快马加鞭未下鞍;创新,时不我待争朝夕。新的时期,甘肃仍将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精准发力,全面加快创新型甘肃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