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打造“一带一路”经济物流大枢纽

09.12.2016  21:41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甘肃丝路黄金通道的优势越发凸显。今年以来,我省以现代物流为突破口,努力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综合经济走廊和物流集散大枢纽,力争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格局。

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上,兰州市推动大数据发展、打造智慧化国际陆港的战略思路,吸引了与会嘉宾的目光,特别提出要把“兰州国际港务区”打造成以国际铁路运输、国际物流、国际商贸、出口加工为核心功能的陆港口岸。

随着一声长笛鸣响,首列“兰州号”中亚国际货运返程班列本月8号满载着上千吨货物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抵达兰州新区中川北站,整车货物价值211.4万美元。这标志着“兰州号”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实现了双向满载运行。

凭借着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稳定持续运营和铁路口岸完善的基础设施。最近,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正式批复同意“兰州铁路集装箱场站”作为临时口岸对外开放,具体包括:兰州新区北站、兰州国际港务区东川铁路物流中心两个作业区,形成“一个口岸、两个作业区”的组织模式,这也是甘肃第一个铁路开放口岸。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近几年,我省物流业发展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已封关运营,兰州航空口岸全面开放,“天马号”、“兰州号”、“嘉峪关号”等国际集装箱班列已成功开行,对全省国际物流和外向型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8月,省发改委还印发了《甘肃省“互联网+”现代物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构建“一中心(兰白区域物流中心)四枢纽(天水、酒嘉、金武、平庆区域性物流枢纽)五节点(张掖、陇南、定西、临夏、甘南物流节点)”的现代物流发展格局,构建铁陆空多式联运联接的现代物流体系,形成服务全国、面向“一带一路”的物流集散中枢和纽带。力争到2020年,我省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8%以上。

记者:张钰,王丹,唐敬豪  甘肃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