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引洮工程上旱塬 “三西”大地换新颜

12.07.2017  21:24

    新华社兰州7月12日电题:甘肃:引洮工程上旱塬 “三西”大地换新颜

    新华社记者 张钦

    刚入三伏天,一大早天还没亮暑气就上来了。45岁的张勇早早起了床,顺手拿起锄菜地的小铲子,一边念叨着“晚了就招不到熟练工了”,一边利索地开车出门。半个多小时后,他赶到市郊一个人头攒动的露天人力市场。

    张勇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小岔口村人。1年多前,他被一位老板聘请,负责在村内流转1000亩旱地,并把这些千百年只能勉强种小麦、洋芋的旱地改造成蔬菜基地。

    旱地变菜地,旱农变菜农,这靠谱吗?张勇最开始也犯嘀咕。他的家乡属于十年九旱、严重缺水的“三西”地区。和许多陇中地区的群众一样,他被连年不断的干旱缺水吓怕了。

    他一辈子都难忘,小时候遭遇大旱,家里只能喝村前小溪里的苦咸水,难以下咽的苦咸水只要喝一口舌头就发麻。再后来,大规模兴建的农村集雨水窖极大地缓解了饮水难题。但鲁家沟镇是定西市的“旱中之旱”,连年的干旱使庄稼连年歉收、绝收。

    20多年前,他和妻子下定决心双双出门打工就是为“逃水荒”。因为庄稼收成实在没保证,鲁家沟一带的人因“逃水荒”成为改革开放后陇中地区农民外出务工闯荡最早的山区,家家户户的生计主要靠非农业。

    张勇说,这一点从蔬菜基地流转来的土地就能看出来,相当一部分地块一看就好几年没种了。

    蔬菜是灌溉农业。当地人开始敢于大规模种菜,不仅是看上了旱塬耕地污染极少,更是因为过去三五年间,陇中地区的水生活出现了历史性的变革。

    2014年12月29日,陇中旱塬百姓翘首企盼半个多世纪的圆梦工程——引洮工程一期终于通水。这也是甘肃历史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受益人口由预计的154万人增加到225万人,19万亩旱地变农田。引洮工程二期于2015年8月开工,建成后又会让甘肃中东部地区的268.57万人受益,让29.2万亩旱地变成水浇田。

    甘肃省水利厅厅长魏宝君说,引洮工程不仅有利于破解甘肃中东部地区的饮水不安全难题,也有利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为群众脱贫致富和旱塬生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在定西,巨龙般的干渠逢山打洞,遇沟架桥,汩汩清冽的洮河水淌进旱塬山乡。祖祖辈辈喝窖水的老百姓用上了自来水,添置了全自动洗衣机等家电。用水成本大幅下降,以前从山外运水每吨成本100多元,现在只需几元钱,曾经因用不起水而不敢放手养牛养羊的人开始圆梦:不到3年间,鲁家沟镇的蔬菜大棚、养殖暖棚如雨后春笋般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全镇5000多亩川地,如今大多数种植蔬菜。

    曾经被旱魔逼出来的劳务工输出地,现在则吸引着能人返乡创业和群众就近务工。张勇两口子结束了奔波生涯,学着做起了菜农。除了忙着打理村里的千亩蔬菜基地,他俩还将自家的14亩地全部种了毛芹。张勇粗略算了一下,过去种小麦、胡麻,十年有九年歉收、绝收。现在芹菜亩产1.8万斤,每亩毛收入有1万多元。

    晨曦初露,张勇走进人力市场,与同样来到这里寻觅务工机会的人不时攀谈,讨论工价。半个多小时后,他联系好28位提着铲子、干粮的农家妇女,拉着大家赶往蔬菜基地。

    “要不是我答应干活一天结算一天的工钱,还不一定招来这么多人呢!”张勇说,眼下菜地都在锄草,村子周边招不到人。今天他们商定的工钱是1天工钱80元,包吃喝。

    日头越来越高。工人顶着渐渐热烈的阳光陆续下地。张勇也习惯性地从车上拿出铲子,下地锄草,不一会儿,他额头就渗出不少汗滴。他擦了擦汗,黝黑的脸庞绽放着笑容。(完)

( 编辑: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