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建投:打造西北一流装配式建筑产业链

30.11.2017  14:05

人民网兰州11月30日电(呼双鹏 牟健 刘海天)近日,甘肃建投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全国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是甘肃省唯一一家。标志着甘肃建投已跻身全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前沿。

29日,由兰州市委宣传部和人民网甘肃频道共同主办的“践行党的十九大 国内主流媒体看兰州”采访团走进兰州新区甘肃建投工业产业基地,揭开年产20万吨钢结构生产线——西北最大钢结构生产基地的神秘面纱。

在甘肃建投钢结构生产基地,记者们被生产基地内的“大块头”设备,以及由智能机器人焊接操控工作的火心四溅场面所震撼。

据介绍,该生产基地建于2014年,可满足大型复杂空间钢结构的厂内预拼装要求。已先后引进了新型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生产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钢构件生产线和水泥基复合夹芯墙板板生产线,进一步完善了装配式钢结构产业链。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生产成本较低,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于上世纪60年代在发达国家得到大量推广,在建筑领域所占比例很大。

据介绍,装配式建筑就是象“搭积木”一样建造房屋,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内装、智能化应用、信息化管理”等条件,实现建筑工业化发展。装配式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生产程度高、施工周期短、节约工程成本、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相比传统建筑方式,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所需劳动力减少30%,施工总工期缩短30%,建筑垃圾可减少80%以上;如果全国10%的商用住宅按照装配式方式生产,节水就相当于10个西湖的水量。

装配式建筑是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家出台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等政策、规划与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设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

针对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与甘肃省在此领域的优势与潜力,甘肃省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装配式的实战性相关政策与文件,指出,到2020年甘肃省要累计完成100万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建设,培育支持和发展3个以上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促进甘肃建筑业转型升级,培育3至5个能覆盖全产业链的工程总承包企业集团;将兰州、天水、嘉峪关作为甘肃省装配式建筑试点城市,试点范围主要包括政府新建学校、医院、博物馆、体育馆,大跨度、大空间、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具备条件的棚户区发行项目按装配式方式进行建造;同时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市政桥梁、大业厂房等项目优先考虑装配式建造,鼓励商品住房按照装配式建造等。

甘肃建投是中国500强企业,全省甚至西北最早挺进装配式建筑的企业,并已发展成此领域的龙头企业,为推进装配式建筑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形成了装配式建筑的投融资、科研 、设计、新型墙板研制、钢结构加工、施工安装一体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

据介绍,近年来,甘肃建投以装配式建筑项目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按照标准化设计、模块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绿色建造方式,示范引领甘肃省装配式建筑发展,已成立西北住宅产业化设计研发中心和西北钢结构设计研发中心,在兰州新区打造了西北最大的装配式钢结构生产线,已率先建成了全省首栋装配式建筑,正在打造10万平米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小区。集团已掌握和拥有装配式建筑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多层、高层、超高层重钢、轻钢结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等系列产品,从建筑工程设计到项目总承包,从装配式构件生产制造到绿色建材、住宅开发等产业环节,形成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生态圈。

甘肃建投董事长苏海明表示,甘肃建投紧密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突出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加速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利用集团全产业链优势,发挥在装配式建筑产业化方面的设计、研发、标准、集成和创新优势,全力打造建筑产业转型发展新引擎,持续提升中国500强企业的带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此次甘肃建投入围全国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跻身全国装配式建筑的前列,加之形成的全产业链,将对甘肃省乃至西北推广装配式建筑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示范引领和产业支撑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