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农村“剩男”危机咋破解?

16.06.2016  16:01

  中国兰州网6月16日消息 近日,记者在庆阳采访时了解到,如今农村“剩男”越来越多,一些大龄男性因择偶困难,被迫未婚,甚至终生不婚。

  农村适婚男娶媳妇为何这么难?如何才能有效破解农村“剩男”危机?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农村“剩男”越来越多

  夏季是农忙季节。5月6日,记者从正宁县宫河东街出发前往该县长口子村,沿途看到许多农田杂草丛生,田间地头劳作的人们寥寥无几。

  走进长口子村,几乎难觅年轻人的踪影,只看到老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闲聊的,有抽烟的,有做鞋垫的……时不时还能看到孩子互相追逐,笑声在村庄里回荡。

  今年66岁的张雅容边做鞋垫边告诉记者,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今年34岁,小儿子28岁,女儿已出嫁,目前让她发愁的是两个儿子的婚事。“大儿子初中毕业,一直在上海打工,早到了谈婚的年龄。每年春节给大儿子张罗相亲是家里的头等大事,相了五、六年亲,如今还是光棍。”张雅容把手中的活计放在膝盖上,语速逐渐放慢说,前几年儿子一年还能相几次亲,如今相亲的机会都少得可怜。

  走进张雅容家院子,北边四间房,东边一间房,看上去有些破旧,有些墙皮已脱落。客房里面摆放着几件旧家具,墙上贴着5张奖状,桌子上放着一摞书。

  “这些都是大儿子的。”张雅容指着书和奖状说,大儿子从小就爱学习,也很孝顺,只是命不好,上初三时父亲生病,只能辍学出外打工。

  交谈时,张雅容的大儿子从地里干活回来了,这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小伙子腼腆地向记者笑了笑,便朝屋外走去,过了一小会,端着几个西红柿让记者品尝。

  “今年,没让孩子外出打工,专门留下找对象,要不然这辈子只能打光棍了。”张雅容告诉记者,在当地,适婚男找对象难是不争的事实,像他儿子这样的年龄更“愁娶”。

  提起小儿子的婚事,张雅容摇着手说:“唉,再不提了,提了更烦。”言语间,老人的双眼红了。

  在与张雅容大儿子的聊天中记者得知,其弟弟在兰州当保安,对象也介绍了不少,但都没成功。去年他弟弟领回来一个女朋友,可返兰后不久就分手了,为此,他母亲还大病了一场。

  长口子村村民张丁兔介绍,“娶媳难”是村民现在最头疼的问题,全村2043口人中,27岁以上适婚青年找不上媳妇的大概有30余人。

  随后记者走访正宁县山河镇、周家乡及彭家川、姚家川等地了解到,30岁左右娶不上媳妇的男青年比比皆是,40岁、50岁仍然难以成家的也有人在。

  事实上,“剩男”在我省以及全国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十分常见。“十年间,村上没娶一个媳妇。”正宁县山河镇李家川村村支书蔺汉从说,“村里有光棍的农户很普遍,甚至还出现了一家两三个光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