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岷漳地震灾后重建热点“三问”

23.07.2014  12:59

    新华社兰州7月22日电 题:甘肃岷漳地震灾后重建热点“三问

    新华社记者陈俊、张钦

    一年前的7月22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等地突遭6.6级地震,致使95人遇难,十数万间房屋倒塌。近日,新华社记者深入灾区,就灾后重建的三大热点问题进行采访。

    一问:重建进度是否合理?

    社会各界特别关心灾区群众何时能告别“帐篷生活”。记者近日走访了岷县、漳县的多个重建安置点,看到一些群众已经喜迁新居,多数重建房屋正在封顶、砌墙,也有个别房屋正在打地基。据统计,岷县4.57万户重建住房中,有81.3%完成主体。漳县1.59万户重建住房中,有49.7%已竣工,还有46.3%完成主体。

    据调查,影响岷漳灾后重建进度的主要原因有:灾区山洪地质灾害多发,既需高标准规划,又使集中安置点选址难;灾区地处高寒阴湿山区,封冻期长达6个月,到今年4月底才解冻动工;入夏降雨偏多;为了不误农时,许多农民选择先种地后盖房。

    灾区多位受访的干部群众说,大家都希望早日告别帐篷,但重建须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确保重建质量。当地重建部门表示,进入6月,灾区重建速度明显加快,到年底前住房重建可全部完成。

    二问:重建资金是否安全?

    岷漳灾后重建投资规模达百亿元。仅国家补助资金就达62.6亿元,相当于岷漳两县2013年本级财政收入的十多倍。巨额资金能否得到有效监管?

    岷县设施农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经完工,县财政局已于6月3日将282.9万元工程款拨付给施工方甘肃省天水翼维康现代设备有限公司。从审批完结到银行转账,只用了1天。

    在岷县财政局,记者看到了这个工程项目的《付款审批表》。这张表显示,项目从竣工验收到实际付款,需先后经过监理方、县农牧局、县重建办签字同意,县财政局提出核拨意见,再由灾后重建领导小组行业分管组长签署审批意见,最终由县财政局向施工方直接银行转账。各部门只做审批不见钱,项目资金被挤占、挪用、克扣的风险大大下降。

    “只做审批不见钱”,同样用于灾区群众的民房重建补助。按照规划,岷县漳县地震灾区房屋重建户可享受每户4万元的建房补助。记者在漳县大草滩乡等地实地采访了解到,建房补助款全部打入受灾群众的“惠农一折统”存折中。为引导灾区群众更加注重提升重建住房质量,漳县对建房补助分两次核拨,重建户地基开挖经检验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后先拨付2万元至3万元。到住房完工验收合格后付清尾款。

    三问:重建如何加快脱贫?

    漳县县委书记党建中说,多年来,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制约在于基础设施薄弱,而规模前所未有的灾后重建,相当于把过去需要10年才能办成的事情,在3年内完成,有利于一揽子改善群众的房、路、水、电等基础条件。

    漳县大草滩乡新联村坐落于4A级景区遮阳山下,村民推窗就可尽览一山雄奇秀美风景。多年来却因村内道路狭窄、卫生条件较差、房屋简陋,很难从近在咫尺的旅游产业中受益。而在灾后重建中,全村336户群众房屋重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县扶贫办从中选择40户,每户配套价值两万元的床单、被套、家电,引导他们办起设施完善、卫生整洁的农家乐。村民刘文堂过去也办过农家乐,但是因为条件简陋,一年挣不到几个钱。崭新的“刘文堂农家乐”开张刚刚3天,就已接待两批游客,挣了600多元。他说,照这样下去,到年底挣个1万多元不成问题。

    漳县扶贫办副主任移乾说,借助灾后重建改善基础条件的同时,通过整合扶贫项目资金,进行产业重建,等于把脱贫路上的灾区群众“扶上马再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