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岷县灾区重建有望破解“救灾型发展”
据岷县官方介绍,总投资71.2亿元的地震灾后重建涉及群众住房、教育、卫生、社会福利、防灾减灾、交通、水利等824个项目。
中新网兰州7月19日电 (记者 冯志军)青瓦白墙的框架住宅,整洁靓丽的现代村落,通村入户的自来水以及卫生所和网络宽带……历时三年“赶工”,甘肃岷县地震灾区的重建任务临近收尾。灾后的瓦砾之上,焕然一新的楼群和村庄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启。
“用了三年时间,终于把基础夯实了,政府再不会常年因灾而疲于奔命”,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慈海在当地工作30余年,对于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有本账。他18日向中新网记者透露,岷县长期处于“救灾型发展”,政府的主要精力都在抢险救灾,不少发展规划会因突如其来的一场灾情给扰乱。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发生6.6级地震,共造成95人遇难,1300余人受伤,受灾最重的地区岷县有多个村落几乎被摧毁。而在此前一年发生的特大雹洪致50多人死亡失踪。此外,当地每年汛期致人员伤亡的自然灾害亦不鲜见。
据岷县官方介绍,总投资71.2亿元的地震灾后重建涉及群众住房、教育、卫生、社会福利、防灾减灾、交通、水利等824个项目。截至今年6月底,已完工816项,占总投资的99%。其中,住房重建全面完成、教育卫生项目竣工使用、交通项目基本完成。
每逢有刮风下雨或是地震等“风吹草动”的自然灾害,普遍住了几辈人的土坯房会成为令人提心吊胆的“定时炸弹”。全程参与了灾后重建的杜慈海认为,重建让岷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重要的还是住房,此前当地八成以上都是土坯房,经受不住自然灾害。
岷县地处甘南高原、陇中高原、陇南山地丘陵交错过渡地带。受特殊的地理、气候和地质结构影响,其境内海拔高、温差大、生态脆弱,大雨、冰雹、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有专家组考察认为,三年前地震致人员伤亡的主因是土坏房等房屋倒塌所致。
“如果再遇到什么大的灾害,新建的框架结构房和防洪堤坝等基础设施是非常让人踏实的。”杜慈海举例说,近期岷县遭遇过一场降雨量达100毫米的大暴雨,但没有形成灾害,“如果放在重建之前,这么大的降雨,不知道又要造成多少人员死伤”。
这一次民众住房彻底的变化,为今后的“专心发展”奠定了基础。杜慈海表示,岷县过去对基础设施和农村的投资“欠账”非常大,尽管国家投入不少,但都多用于救灾抢险。经过三年重建的收尾,意味着政府可以把全部精力都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去。(完)
( 编辑: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