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山里娃创业 见证电商“陇南模式”崛起之路

02.12.2018  22:51

    

  2014年,甘肃陇南市开始在全市9个县区开展电商扶贫试点,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营销为手段,以推动农产品网络销售。图为陇南市开发出的适销产品。 闫姣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2日电 (闫姣李亚龙)现年23岁的“山里娃”魏菲利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个创业成功人士,初中学历的她被聘请为大学讲师,而且还有甘肃陇南市成县电商妇联副主席、成县电子商务协会理事等诸多头衔,但魏菲利的微信头像却是扛着锄头的农村女孩。

  “如果没有电商,我可能一辈子就是个‘打工妹’。”魏菲利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很多人不相信她能给大学生讲课,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电商带给她们的变化。

  电商改变了很多像魏菲利一样的山里娃的命运,不仅让她们发家致富,还让他们接触到山外的世界。

  

 图为陇南成县电商中心工作人员展示网销产品。 闫姣 摄

  陇南市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处,由于“山大沟深,消息闭塞”是深度贫困地区。而作为甘肃唯一全境属于长江流域的陇南,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优势十分明显。

  长久以来,陇南市却面临“富饶的贫困”“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尴尬境地。武都的花椒、宕昌的中药材、成县的核桃、陇南的油橄榄……这些藏在陇南大山深处的“珍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

  2014年,陇南开始在该市9个县区开展电商扶贫试点,建立电商扶贫机制,以农产品网络销售,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经过发展,2015年,该市贫困户人均增收430元,2016年人均增收620元,2017年人均增收710多元。

  正在打工的魏菲利看到陇南电商发展的商机,毅然辞掉工作,成为陇南最早一批电商从业者之一,并在成县政府的帮助下开起了淘宝网店,目前年销售额已达到100万元。

  今年,魏菲利成为陇南市第一批电商扶贫讲师,对成县8个乡镇20多个村庄的200多名中青年妇女进行电商知识培训。同时,她还带动成县当地贫困户发展30余亩核桃,180箱土蜂和12亩樱桃。

  

 图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商务学院院长石明介绍开发出的网销产品。 闫姣 摄

  魏菲利只是陇南市电商扶贫过程中的人物缩影。在当地,还有许多像魏菲利一样,因电商改变命运,不仅发家致富,还转变了思路的农户。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商务学院院长石明介绍,电商不仅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还让大山深处的企业和农民培养起市场意识。按市场需求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

  记者走访该学校时看到,农特产展示架上整齐地陈列着各式包装的土蜂蜜、木耳、核桃、布鞋、酸菜等“山货”。“现在陇南农民打开了思路,把能‘上网’的农产品都拿出来卖。”石明说。

  目前,陇南市已开发了适销产品629类1126种,建成网货供应平台83个,形成了成县核桃、礼县苹果、武都花椒、陇南油橄榄等货品牌。“我现在通过网店卖核桃、木耳、土蜂蜜等农特产品,只要鼠标一点,足不出户就能有每月2万元左右的收入。”陇南徽县水阳乡石滩村创业妇女梁倩娟说。

  据陇南市官方资料,该市已累计开办各类平台网店13500多家,微商微店9600多家,累计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97亿元,带动就业9万多人。(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史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