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实施“在干骨头上贴肉”的惠民政策

10.12.2015  08:48

每年秋冬时节,陇原大地上红艳艳的苹果、圆嘟嘟的马铃薯、翠绿的蔬菜、馨香的中药材等丰收采摘,这些独具自然地域禀赋的特色农产品,深受各地消费者青睐,源源不断运销全国市场。

今年,全国各地苹果、马铃薯、蔬菜等农产品普遍丰产,甘肃特色农产品集中上市之际,遭遇市场价格低迷、销售受阻现象。如何实现这些大宗鲜活特色农产品增值增收?如何让这些精心培育起来的富民产业助推精准扶贫?

近日,记者赴我省特色农产品主产区调查,欣喜地看到:乡村路旁、村头田边、农民合作社院内,矗立起一座座钢架结构、混凝砖砌成、通风窗亮豁的贮藏保鲜库,库内装满了一箱箱苹果、一袋袋马铃薯;还有一座座烘干房,将一堆堆切割成片的党参、黄芪烘干、分级、包装。村民们告诉记者,多亏有这些贮藏库、保鲜库、烘干房,收摘的苹果、马铃薯、中药材有了贮放和初加工的地方,刚收摘时价格低、出售不划算,如今市场价格回暖,一天比一天高,他们已开始装箱外销了,每天发货、点数票子。

由农业部、财政部实施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为我省农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四年的补助政策实施,共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6亿元,支持主产区1万多家农户和500个专业合作社建成1.63万座马铃薯、果蔬贮藏设施,覆盖了16个主产县区的150个乡镇,累计新增贮藏能力50万吨,为主产区农民减少损失2亿元以上。

在贫困落后欠发达的甘肃,当地农民把这个政策形象地比喻为“在干骨头上贴肉”的好政策,是农民急切需要的、真正见实效的、让农民得实惠的民心工程。

且看记者从我省苹果、马铃薯主产区发回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的现场报道,希望能把这组农产品丰产且增收的喜悦分享给更多的人。

编辑 :康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