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完善的科技孵化体系正在形成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多年来,甘肃省始终将孵化器建设作为推进创新的重要抓手,通过提供物理空间、基础设施及一系列服务支持,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培育成功的企业、企业家。自甘肃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立开始,甘肃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蓬勃发展。
1991年,甘肃省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甘肃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立。截至2016年年底,甘肃省已拥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81家,孵化场地面积达310.7万平方米,入驻孵化的科技企业达到4033家,为甘肃省经济建设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输送了一批极具成长性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企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一个发展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服务信息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正在甘肃省形成。
第一,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近年来,甘肃省持续加大政策配套力度,高度重视并先后制定出台了《甘肃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关于认定2014年省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的通知》《甘肃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关于开展2016年度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定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扶持孵化器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方案,努力营造创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与此同时,甘肃省设立了23亿元的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其中,3亿元科技孵化器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兰白试验区及甘肃省内各类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建设和运营,并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以及与孵化器相结合的投资机构等给予资金支持。甘肃省设立了4亿元科技贷款增信基金,加大创业信贷支持。建立了政府、投资基金、银行、创业企业、担保公司等多方参与、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引导银行进一步加大对创客的信贷支持。
第二,打造完整“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园”孵化服务链条,探索创业孵化新机制、新模式
在孵化器建设方面,向前向后延伸构建了“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完整孵化服务链条。甘肃省集聚创新创业资源,着力打造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器,创业苗圃尤其是近几年众创空间的蓬勃发展,不仅创新了该省孵化器模式,还为小微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以兰州高新区创业中心为例,2014年兰州高新区创业中心建设了兰州高新区大学生创业苗圃,该项目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截至2016年年底,已累计吸引大学生创办企业98家,解决就业人员600余人,形成了以大学生创业为主大学生创业的聚集地。通过建立加速器,满足毕业企业对生产空间和经营发展的需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第三,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联动管理体系
截至2016年年底,甘肃省拥有各类孵化器80余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国家大学科技园3家,省级孵化器20家,市级孵化器27家。该省孵化器都已纳入甘肃省孵化器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联动管理体系,孵化器的孵化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第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与共享
甘肃省支持各类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其正在建设的甘肃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将大大加快信息化服务进程,省级孵化器和省级众创空间的申报、评估将通过网络系统完成。与此同时,与“双创”相关的各类活动,以及有关创新创业的各种会议,都会第一时间展现在网络上,充分发挥平台的宣传作用。
此外,甘肃省还聚集相关资源,为创业者提供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全面整合创新创业资源,通过提供科技创新券,支持创业者共享资源。创新创业者可以通过“科聚网”云服务平台找信息、找资源、找资金、找设备、找服务,享受“一站式”的“指尖上的服务”。截至2016年年底,“科聚网”已整合包括各类文献信息6.6亿条,科技成果8147项,咨询专家5261人,日访问量近1300人次。为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在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5年发布《关于共享甘肃省专家信息库信息资源的通知》。根据该通知,甘肃省科技厅向各市(州)科技局开放甘肃省专家信息库,授权甘肃省专家信息库登录权限,与各市(州)科技局共享甘肃省专家信息资源。
第五,加强创业导师及从业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各类活动集聚吸引人才
建立甘肃省级创业导师认定机制,每年认定一批省级创业导师,为创业团队和企业提供优质企业诊断、投融资、市场开发等专业服务。2015年,甘肃省通过资格认证的省级创业导师达242人,建立了创业导师服务企业信息库,科技企业孵化器聘任省级创业导师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指导,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时也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进一步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开展,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2016年10-11月,甘肃省科技厅在张掖、酒泉、嘉峪关、定西、平凉、庆阳等地开展了“创业导师陇原行”活动。该活动由“创业导师陇原行—走进高校”“创业导师陇原行—走进市州”“创业导师陇原行—走进企业”等三大板块组成。行业精英、高校教授和优秀创业者以讲座、培训、沙龙和互动交流等方式,引导甘肃省创新创业发展,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整合创新创业资源,激发创新创业激情,帮助创新创业团队,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甘肃省范围的真正落地,推动“一带一路”甘肃段的建设和发展。与此同时,共举办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班3期,共培训从业人员568人,并获得了资格证书,为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建设输送了专业人才。通过开展针对性、专业化的培训,增强了孵化器及众创空间从业人员对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发展历程、政策法规、建设与运营、服务盈利模式等知识的全面了解,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培育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队伍,为我省孵化器、众创空间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促进了我省高素质专业化的孵化器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此外,甘肃省通过举办各类创业大赛等渠道,增加甘肃省对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的吸引力度。
第六,通过各类孵化器工作会议,对孵化器的体系建设提供了交流和沟通平台
2010年4月,由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暨留学人员座谈会在兰州召开。座谈会上,甘肃省科技厅介绍了该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留学回国人员创业情况,部分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留学回国人员代表介绍了各自的创业情况。会后参会人员调研了兰州高新技术创新园的总体情况,考并察了部分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留学人员企业。2010年 7月,由甘肃省科技厅、教育厅联合主办甘肃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现场交流会,来自甘肃省内科技管理部门、高校、科技园区和企业孵化器的代表,围绕“提升孵化器在科技与经济工作中的地位”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提出,要突出导向性原则,围绕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企业家的基本目标,引导各科技企业孵化器逐步提高经营效率和孵化能力,整合资源,规范管理。针对甘肃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规模与速度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的问题,提出要继续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不断扩大孵化器的总体规模,实现孵化总量的快速增加,扩大创业服务的受益范围。2016年7月,甘肃省科技厅举行了甘肃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观摩交流活动。活动期间,组织参会代表观摩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参会代表就孵化器建设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座谈交流,对该省孵化器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第七,甘肃科技创业孵化协会的建立,搭建了各孵化器之间沟通的桥梁
作为孵化器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甘肃省科技企业孵化协会自2006年8月成立以来,定期召开会员大会、理事会,组织各类丰富多彩活动,不定期组织银企对接会、招商会、业务讨论会等,增进了各孵化器的了解、信息共享,使甘肃省孵化器朝着更好方向发展。
第八,先进地区孵化器数量增长不再作为发展重点,完善孵化链条建设成为关键
截至2016年年底,甘肃省共有孵化器81家。其中,兰州36家,张掖12家,定西8家,酒泉7家,白银4家,临夏州、武威各3家,庆阳、嘉峪关各2家,金昌、天水、陇南、甘南州各1家。由此可见,甘肃省孵化器数量在各市州分布不均,兰州、张掖、定西、白银的孵化器数量领先,天水等四地孵化器发展缓慢。区位分布不均对甘肃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均衡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发展较快地区积聚了甘肃省的较多创新资源,发展更为迅速;发展缓慢地区跟不上创新创业的脚步,发展停滞不前。然而也应看到,分布不均也意味着发展缓慢的地区潜力巨大。根据规划,发展较快的地区未来数量增长将不再作为主要发展重点,而是把现有孵化器做大做强,努力建立完善孵化链条,形成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形成一批具有甘肃特色、具有示范作用的孵化器,为甘肃省孵化器体系建设增添浓墨重彩。
第九,加强合作交流,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稳定发展
近年来,甘肃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抓住“双创”机遇,加强与外省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引进先进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对找出发展的新思路十分有利。2014年9月,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与上海张江高新区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5年11月,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与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此同时,由兰州高新区提供5000平方米场地,在兰州高新区科技孵化大厦建设由上海久有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的张江兰州久有科技金融创新战略平台,为企业提供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张江兰州久有科技金融创新战略平台重点导入张江科技金融运营平台的信息发布、信用评估和信用增进、投资撮合、市场渠道开拓、重大专项申报、产学研实验室平台等共建功能。这些合作都表明甘肃省孵化器在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形成新的增长态势。今后,甘肃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还要不断创新发展,体系建设将在继续推进数量扩张的基础上,重点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健康快速发展。(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