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市吴砦野鹤山古建遗址揭秘

04.06.2015  14:50

断壁

  作者简介:郭彦龙,男,上世纪九十年代生,大学学历,现就职于天水某交通单位,从事秘书工作。业余致力于地史研习,先后在省内外刊物发表文章十多篇(首)。

  吴砦野鹤山,亦叫做老鹤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东境的吴砦古城以南,属于西秦岭余脉山峰,海拔在1700米左右。山峰周边有吴砦、闫西及秦岭等村落,植被覆盖良好,气候怡人,孤峰突起,景色秀丽,通向山顶的林荫小路盘错交织,距山下有十多里路途,地理位置相对隐蔽。

  几年前就曾听闻,吴砦野鹤山古时有庙宇,直至解放前后的十年之间,野鹤山上还是香火旺盛,信众甚多。然而,在上世纪中叶后期,由于一场山火的发生,致使野鹤山庙宇主体建筑,即乡民所说“大殿”,被烧毁殆尽,成为一片灰烬。此后,野鹤山上逐渐荒凉了起来,信众们曾经祈福的香火青烟,被深山之中的湿气云雾所替代,干净的院落杂草丛生,精致的建筑椽朽墙塌,悠扬的钟声遂成故音。

  出于对传统文化的一点热爱和关注,笔者曾多方寻找有关老鹤山上的一些说法,想尽可能还原曾经的一方古刹样貌。但历史的车辙早已被风雨清洗无痕,就连曾经去过老鹤山,见过老鹤山最后旧貌的年轻人们,也都经不住岁月的煎熬,都已年过古稀,有的甚至已经驾鹤而去了。

渭水北岸远眺吴砦城及野鹤山

  那吴砦老鹤山古建究竟是佛家庙宇遗迹,还是道家台观遗址呢?根据笔者早些年在吴砦本地所见一些文物史料判断,野鹤山古建当为佛家庙宇遗迹,因为吴砦本地多户人家,至今还有保存较为完好的佛家经书、佛手印等典籍。难能可贵的是,我的一位乡友,原麦积区档案局王世宏先生,于2014年末给了我一份有关野鹤山的资料,即《吴砦野鹤山释氏临济派宗谱》。得此资料,欣喜之余,我赶忙就资料内容请教了我的大学老师,黑龙江省鸡西市佛教协会秘书长张忠仁先生,张老师告诉我,这是一份佛教徒入教宗谱,类似于现在的员工档案。手头仅有的资料,给了我极大地耐心和信心,也给了我一个探索方向。

  佛道香火旺在繁华地畔

  吴砦古城在历史上曾是东西通长安兰州,南下汉中的战略要地,史称三岔;亦因南宋抗金将领吴阶兄弟在此安营扎寨,抵抗金人南犯而得名吴砦。明代时期,天水境内设七大驿站,三岔就是其一。而吴砦在清朝乾隆年间,又被设置为三岔厅,作为秦州直隶州的分州,即三岔分州,行政长官由秦州州判兼任,其行政级别要比一般的州低、比一般县略高,三岔厅了存在百余年时间,直至民国时期才废止县级建制。同时,吴砦所在南部村落,最早亦因吴砦城南野鹤山而得名鹤峰,后讹传转音为合丰;天水民间教育家、吴砦籍人士成九龄的字号也是“鹤峰”。

  吴砦,既是战争时代的战略支撑点,亦是和平时期的经济物流集散点。丝绸之路开辟前,秦文公曾率众于西犬丘策马奔驰,经吴砦城下的秦岭河边饮马休整,在此奋力一腾,走向了大关中,终带领大秦帝国的勇士建立了不朽的丰功伟业。丝绸之路开辟后,东西方文明在此穿梭而过,使得渭水峡道成为仅次于关陇道的黄金通道。而茶马古道更是凸显出来吴砦的交通枢纽位置,经汉中、凤翔到吴砦,经吴砦秦岭小沟南绕行至党川、利桥,再经麦积山东柯河谷、街亭而到秦州城,或沿渭水峡道至秦州城,吴砦在这个历史时期所扮演角色不言而喻。

野鹤山磨神殿

  历史上的吴砦古城,曾是十分繁华,仅从清代乾隆时期的三岔厅衙就可看出个一二。据《秦州直立州新志》卷之二,地理建置附记:三岔厅城东面长一百四丈、高二丈四尺,门一,上有楼,南面长一百四丈,高一丈八尺,门一,上有楼,西乏一百四丈,高二丈二尺;北面长五十丈,高二丈。如果没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军事作用,就不会有如此高大上的衙署,而这一切全靠人口这个基础支撑。由此可见,吴砦繁华尽显于此。

  那么,如此一座繁华重要的城池旁边,不应该有一座香火旺盛的宗教场所吗?吴砦城下磨湾,有与天水玉泉观、宝鸡金台观齐名的西域三大道观之一,即春台观;城内有水陆寺、城隍庙、火星庙、娘娘庙、八卦亭、药王洞及雷神殿等,但纵观全国各处繁华城池在古代社会的体例,貌似除春台观可以一提之外,其余的当为城池建设的配套设计。春台观为道家场所,那野鹤山古建是佛家的可能性就大了,加上王世宏先生所提供资料,笔者更加确信野鹤山为佛家庙宇遗址了。但是,这仅仅是笔者个人的推测,并没有来自野鹤山的实物证据或相关亲历者的诉说。

  揭秘野鹤山古建庙宇

  2015年4月下旬的一个周末,我们几个乡友相约前往吴砦,去登野鹤山,寻访隐藏在大山深处的神秘庙宇。我们一行从山下公路起步,一路徒步行走两个多小时,蜿蜒行进在农路、山路、林荫道、丛林道等不同的路途中。在临近中午时分,我们首先到了磨针殿。

  磨针殿,就是乡民们所称的磨神殿。一到这里,我似乎有所发现,磨神殿,磨针殿,这不就是“铁棒磨绣针”典故所描述故事么,莫非野鹤山上曾经是道家活动场所?带着各种疑惑,我继续行进着。磨针殿是一座单独的庙宇,在通向野鹤山庙宇主体院落的前头,如今早已坍塌有半,但房梁还在,主体结构还存;磨神殿建筑结构为土木大砖结构,墙体虽为土坯,但均被大条形方砖所裹,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殊功效;而裹在土坯墙体外的大条形方砖缝隙,均有石灰填抹加固;其墙体内面,均为黄土泥浆粉刷整平,光滑细腻;房梁木椽及梁木,应为为本地所产木料,具体为那种木材,由于房梁较高,不可触及,就无法辨识了。

  在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由于笔者对探访野鹤山的兴趣较为浓厚,心情激动,是第一个到达梁顶进入磨神殿的。当笔者正在坍塌的殿内试图寻找有关信息时,忽一抬头,房梁上一条小蟒蛇竟在头顶活动,看见多年未见到的人类,这条蟒蛇或许亦过于激动兴奋,在房梁上来回转了几个来回,方才钻到房梁缝隙里去。同行者都说,这是磨神显灵了。磨神显灵虽是迷信说法,但对于几十年未见人烟的野鹤山,乃至野鹤山庙宇来说,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么多山下人士到访,岂不是一个历史时刻,就算是有磨神存在,他也应该出来表示一下。这点小插曲,无疑给我们的这次行程带来了更加难忘而有趣的经历。

  在磨神殿前方,还有一座小庙,观其形制大小,当为普通山神庙,现已完全坍塌倒下,房椽瓦砾盖在地上,三面墙根倒还存在。

  在看完磨神殿之后,我们继续行进,到了神仙桥。神仙桥如今并非现实生活中的桥,而是几道山湾形成的三处倒弧形,抽象的去看,形似倒着的拱桥,也许只有这样的桥,才配得上神仙去行走,也才称得上是神仙桥。但事实上,最早的神仙桥确实是真正的桥。据吴砦籍乡友介绍,神仙桥其实是人工把梁豁筑起来的土桥,共三座,后尽塌毁,今已无存。而走过神仙桥,体验一番神仙的感觉后,我们继续沿山梁行进,去寻找曾经的“大殿”。

  在这里,我们前后共发现三处建筑遗址,但均已倒塌,无迹可寻,也不知道那处是大殿所在。这些不知名的建筑遗迹,占地面积及房体形制均较大,是野鹤山古建主体建筑聚集场所无疑。在一处建筑倒塌废墟边,我们发现了一处石碑,高在一米左右,宽在五十公分左右,厚在十公分左右,石碑左上角有缺损,石碑整个上额部分与石碑整体已经断裂开来,石碑正面已经长满苔藓,字迹难辨。在经过我们费心清洗之后,碑文基本渐渐清晰可读。

野鹤山清代石碑

  由于石碑左上角已经缺损不全,石碑所刻落款年代无法得知,但基本内容整体完好可识,石碑起文曰:建修野鹤山庙宇碑文记。

  关于野鹤山所在位置及传说由来的记载:三岔镇有野鹤山者,相传为老河龙王出世之处,其山顶侧地有灵湫焉,每值岁旱普济苍生,从古以来,声名洋溢,有求必应,常不其与,远近敬信,黎庶所共闻也。

  关于野鹤山庙宇建立时间的记载:其旧日所建庙宇,如:真武宫、老河庙、磨针殿,后覆重建,ΔΔΔ年Δ幸完固,今惟玉皇宝殿倾坯,灵宫殿远在半坡,亦塌损。我等不忍坐视,因于道光十年,同会众急为修理,竟Δ数旬而。

  关于野鹤山庙宇建筑规模的记载:玉皇殿规模,ΔΔΔ(多字缺损)灵官殿移建顶后,而众益踊跃,扩建七圣母庙一座,黑虎玄坛殿殿一间,Δ门牌坊一座,道房八间,Δ山高风,将今所建修ΔΔ(略)。

  其余为参与重修野鹤山庙宇的工匠、画匠及其他众人姓名、时间落款,时间落款为:ΔΔΔΔ(多字缺损)年岁次乙未春正月敬立。

  根据《修建野鹤山庙宇碑文记》可知:

  一、野鹤山本叫老鹤山,地理位置为山顶侧地,因老河龙王在旱岁普济众生的传说而来。

  二、其建筑规模较大,有山门牌坊、道房、玉皇殿、磨针殿、七圣母殿等。

  三、碑文所记老鹤山庙宇是清道光十年修建,即1830年在原来坍圮基础上修建而来,其首次建设时间,即“旧日”无从考出。

  四、参与修建野鹤山庙宇的各类匠人数十人之多,且附近乡民纷纷参与,可见民众踊跃之度。

  五、老鹤山所用砖瓦石材白灰等建材,在山上是无法生产的,应是从山下而来。而山顶距山下足足十二里路,且都是陡坡山路,崎岖难行,可见建庙时的难易程度。

  六、从石碑落款时间,即:“ΔΔΔΔ(多字缺损)年岁Δ乙未春正月敬立”来看,乙未年春应该是1835年,即最早是道光十五年所立石碑;而最晚应该是1895年,即光绪二十一年所立。也就是说,老鹤山庙宇重修可能是在道光十五年或光绪二十一年,这两个年份中的之一。因石碑左上角损坏缺失,故而无法判断。

  如此而知,野鹤山庙宇遗址应该是在道光十年之前就有存在。在之前,由于乡民信众出于感念老河龙王在旱年岁月普济苍生的大德善举,无心忍看老鹤山庙宇坍圮尽毁的现状,于道光十年,即1830年,由乡民领袖率众集物力、人力续建而成。同时,从《修建野鹤山庙宇碑文记》中可以得知,老鹤山庙宇建筑有玉皇宝殿等道教神仙居所,即老鹤山庙宇当为道家活动场所,而非佛家庙宇无疑。

  老河龙王普济苍生的传说

  从《修建野鹤山庙宇碑文记》中,我们得知,老鹤山庙宇因老河龙王普济苍生的传说而来,但老河龙王是如何普济苍生,又是如何在老鹤山有了居家场所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在下山后,请教了吴砦民间道学传承人、传统文化研究者王三雄先生。

  王三雄先生介绍说,当地人称野鹤山为老河山,因其传说当时天遇大旱,有人面兽身者出来自告奋勇称其能让天下雨。三岔厅老爷顿时在太阳高照的晴天立起了香案,而且也准备了火药,对这位“神”说,其如能在一柱香功夫要来雨,可上报朝庭加封神灵,如香燃尽,其可用香引燃火药自焚。当香快要燃尽时,在现在的野鹤山位置,升起笸篮那么大的云彩,向吴砦古城而来,到达古城上空,顿时大雨倾盆,立时浇灭了香案,大雨缓解了旱情,老爷立时向上申报,要封此“神”为真正的神,可上报晚了一步,最后没有皇帝的正式封神,百姓就在如今的野鹤山为此神建起了庙宇,就是老河龙王庙。

  如此看来,老河龙王是为百姓做了好事,而未得到朝廷应有嘉许,这倒有点“李广难封”的憾味儿。从民间说法来看,此传说应形成在清朝,因为故事中有三岔厅老爷一说。这么一来,笔者分析,老河龙王普济苍生的传说由来,或许是“还愿”而来。

  在秦陇之间,百姓常有对神许愿的习俗,许愿成功,愿望实现后,就会给神还愿。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在几百年前的一个月份,渭河峡谷两岸,滴雨未下,田禾枯萎,颗粒不收,乡民生活无以为继。一位花甲老人作为一地乡民领袖,就对野鹤山上的一座破旧龙王庙的神灵许愿,如能普降甘霖,救我百姓,我愿重修庙宇,为你一方小神重塑金身。神仙显灵,遂了老人的夙愿,下了一场救命的及时雨,救了一方百姓。老河龙王在下完雨后,对花甲老人说,我为尔等普降甘霖,既是我的慈悲善举,更是玉皇大帝的旨意,尔等要虔诚还愿,方能保永世风调雨顺。

  为了还愿,这位花甲老人率众修建了老鹤山庙宇,并按照龙王所属道家仪轨,设计建造了配套的宫殿设施,老河龙王庙位列其一。

  然,这仅是从神话传说角度的演绎,纵观老鹤山地理位置、庙宇建筑规模,这里或许还有另一个故事。

  吴砦古城在在渭水峡谷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交汇位置,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都从这里经过。古往今来,凡是交通要道,匪患常常不绝,吴砦古城也不例外。乾隆设立三岔厅,长官具有生杀大权,有驻军设防在吴砦、利桥一带,很大作用就是震慑匪患,保障交通物流的安全。吴砦古城的辉煌历史,亦是因匪患的猖獗,被其肆虐烧杀抢掠而一把火烧尽无遗。

依稀可见当年大火焚殿的痕迹。

  老鹤山地处吴砦城外南部秦岭深山之中,进山道路曲折艰难,林木茂盛,隐蔽难觅,对附近土匪强盗老说,可谓是山高路远,很难找到,纵是听闻找到,也不会肆意妄。因此,老鹤山庙宇很可能是当时百姓逃避土匪强盗抢掠杀害的避难场所。久经时日,穷人来避难,地主富人也来避难,一座小庙,积了无尽善举大德,富人出钱,穷人出力,野鹤山庙宇初具规模,声名渐扬,百姓代代相传,老鹤山庙宇神灵威显四方,被世人所传颂,香火渐渐旺了起来,终有当时的规模。

  站在老鹤山顶梁处的空地上,远眺大秦岭深处的山峰,或是孤峰,拔地而起,或是群峰,连绵起伏。在一片绿色的世界里,这些山峰好似巨人,又像伟人,更像一个个深埋于老鹤山的老祖先。他们或站立凝视着吴砦古城的今天,或回味着吴砦古城的过去,或思索着吴砦古城的未来,他们一直在关注着,从未远离吴砦古城,更未离开老鹤山。

  一座老鹤山,一段传说,一座古城畔,一座庙宇。千百年来,吴砦古城辉煌无尽,数百年来,老鹤山上钟声不绝。老鹤山庙宇在历史长河中,由香火鼎盛的时刻,走向了庙塌殿坯的荒废,历史长河无限长。

  在沉睡了几十年后,我们一行老鹤山下的子孙,在不知不觉之中造访了我们祖先曾经虔诚守护过的老鹤山,眼前的残垣断壁,一片废墟,还有那残缺的石碑,甚至那条在磨神殿梁顶的青蛇,似乎都在昭示着我们这些人,历史不能忘记,曾经的苦难不能忘记,祖先的功绩不能忘记,老鹤山的传说不能忘记,老鹤山古建庙宇的今天更不能忘记。不能忘记,就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只有珍惜,才能将应该记住的历史永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