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大市场建设:将小皮毛打造成大产业

04.08.2016  20:08

  导语: 甘肃 最早出口国外的商品就有畜产品,随着1860年天津港的开埠,甘肃逐渐成为西北地区皮毛贸易的重要出产地、贸易地和输出地。甘肃皮毛贸易中回族皮毛贸易占了较大一部分比重,回族商人也成为推动甘肃皮毛贸易不断成规模发展的主要承担者。回族商人不仅促进了甘肃皮毛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甘肃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1957年自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创立以来,甘肃第一批出口商品就有皮毛,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临夏就汇聚了一批出口毛皮的商户,他们将古河州早已驰名中外的各类毛皮销往世界各地,为甘肃出口创汇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改革开放以后,广河自发形成的皮毛交易市场带动了周边皮毛加工业的发展,在三甲集这个地方已经形成了以皮毛为特色经营的集散地,成为全国三大皮毛集散地之一。

——甘肃打造中国西北·三甲集皮毛交易中心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向西开放为甘肃的民族用品打开了一条发展的途径,带动了全省皮毛产业的升级换代,临夏州面向兰州,背靠藏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皮毛资源,发展壮大皮毛产业具有广阔的空间。

  

  甘肃省商务厅介绍,广河是西北地区主要皮毛集散地之一,当地80%的人有皮毛收购贩运的经验和渠道。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广河皮毛加工交易在区域内已形成了一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但伴随着全县皮革毛纺产业快速发展,因缺乏管理先进、具有一定规模的皮毛专业市场,企业采购、制造、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彼此分割,在运输和流通环节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现有皮毛交易市场主要是由众多的皮毛货栈组成,市场分散,设施简陋,管理粗放,缺乏政府引导和合理布局,毛皮市场仍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从而制约了当地毛皮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市场流通及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建设一处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绿色环保的现代皮毛产品交易中心,从而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吸引外地客商和当地毛皮商贩进场交易,起到更好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为流通扩大资源化渠道。2014年,甘肃省政府确定依托甘肃瑞发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新建中国西北·三甲集皮毛交易中心,增强临夏甘南民族区域商业活动的辐射力,为打造“西部旱码头”增添活力。


   顺势而为 走出新路


  “在西藏,临夏人有10万多经商,一路上到处可见一批批临夏人在收购皮张、羊毛。拉萨临夏回族开的商店和摊点达到60%,八角街一带的上千家店铺和饭馆中,临夏回族占一半以上。”广河县商务局局长刘俊祥介绍,皮革业是广河县着力培育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广河面向兰州,背靠藏区大市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原皮资源,发展壮大皮革产业具有广阔的空间。刘俊祥说:“皮毛贸易要走发展路,要走创新路,为了打造具有现代规模的专业大市场,将培育互联网+电商,把我们的皮毛贸易带起来。创建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把互联网+与物联网+有机结合,通过电子商务把平台功能都体现出来。”


  在采访中,甘肃瑞发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光祖告诉记者,三甲集皮毛交易中心共分三期建设,现在建设的一期项目工程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总投资15.92亿元。在市场功能上进行全面发展,不仅配套了地上交易区和地下仓储物流区,还包含有商业广场、商业综合体、环形精品商业步行街、会展中心、大型地下停车场、餐饮办公配套等功能。在市场的仓库存储方面,仓库的设计也是采用了很超前的理念和设计来建造的。


  刘光祖表示,市场建成后,市场的规模在临夏市乃至整个西北都将是最大的。预计市场每年将达到牛皮300万张、羊皮1200万张、羊毛15万吨的交易量,总交易额将达80亿元。这将直接带动当地一万人就业,间接也将带动两万多人就业,让异地搬迁的人实现月收入2000元以上,带领人们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当地特有的民族服饰用品也可以入驻商业综合区,这也将有效的带动当地特色民族饰品、民族用品产业的发展。


  民族产业 前景广阔


  “在三甲集,我们当地人一眼就可以看出皮毛的质量,多少钱,产自哪个国家。”瑞发公司副董事长马海俊这样告诉记者。全县有皮革企业12家,年加工原皮350万张;有毛纺企业16户,年加工羊毛2.3万吨。这里皮革原材料充足,发展皮革业有良好的资源基础。特别是三甲集,作为西北地区较大的皮毛及活畜市场,被誉为“西北第一集”。“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皮毛市场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三甲集市场在‘一带一路’的发展上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经验。但能肯定的一点是市场有自身的优势。三甲集这里皮毛加工能力强,结合交易中心这个大平台的建成,有皮毛的加工能力,又有了好的平台,相信国外客商很快也会来三甲集市场”。马海俊表示,身为西北皮毛的集散地,搭上“一带一路”的顺风车,相信在国家的支持下,三甲集皮毛交易中心在丝绸之路上一定还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当记者问道在市场建成后怎么来激活市场,是否会遇到困难时,刘光祖表示,临夏市90%多都是少数民族,其中以回族最多,而80%的回民祖祖辈辈就依靠着牛羊生活、生存。广河县的商户基本都汇聚在三甲集,每逢农历一、四、七就是三甲集的逢集,在三甲集逢集时皮毛的交易是别的地方所达不到的规模,皮毛交易能从早上凌晨三四点一直持续到深夜,非常红火。只要市场建成,周围的皮毛交易都入驻这里,市场就能激活。如果政府再把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放在这里,放在市场里,整个市场就能立马激发出活力。


  但是,随着市场一期工程的建设临近竣工,市场建设的资金链开始紧张,交易市场的建设开始逐渐步入困难时期。刘光祖表示,希望能得到政府的帮助,在政策和补贴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同时,市场建成在即,但市场在全国的知名度不高,需要让外界知道这个市场,了解这个市场,这都需要政府帮忙进行宣传,媒体帮忙进行宣传。


  刘光祖就交易中心建成后下一步的发展谈到,三甲集交易中心建成后,电子商务将是三甲集下一步发展的方向。据介绍,在广河做皮革制品的大型企业有三四家,其中有三家企业网上销售额超过1000万,都是广河的本土企业。据统计,整个临夏市网上销售额在千万以上的企业有八家,其中三家就在广河。


  刘光祖表示,皮革市场不断低迷,不走别的路不行。通过考察,市场也要囊括互联网和物联网,通过互联网+把市场的皮毛带起来。做电子商务不只是设个网店,市场同时也建设了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做流通环节。作为一个市场,电子商务的加入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与大市场结合,才能更好地把电子商务的功能体现出来。

  后记:

  近年来,甘肃省贯彻落实国家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服务当地特色优势农牧产业发展,率先开展了大型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综合性批发市场建设;综合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地域优势、发展前景、经济效益等因素,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和向西开发战略部署,经反复论证、筛选,科学规划了8个各具特色的大型商品市场,重点进行支持培育。


  在各级商务等相关部门和实施主体的共同努力下,目前8个大市场建设已初见成效。其中,陇西首阳中药材产地交易市场、平凉金果国际博览城已投入运营,交易情况不断向好;甘肃巨龙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张掖玉米种子暨农产品交易中心、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陇南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成并启动运营,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中国西北·三甲集皮毛交易中心一期工程正在抓紧建设,主体土建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截止目前,8个大市场已完成投资51.38亿元,总体建设进度达到54.71%。

 

 

 

 

 

 

 

白银市靖远县获“全国文冠果之乡”称号
   中新网甘肃新闻电  据甘肃林业网披露,商务之窗
兰州新区旅游接待量创新高
     2019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兰州新区旅游市场火爆,接待量再创新高,接待游客突破15.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