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40多万联村联户干部成扶贫“谋士”

17.10.2014  13:51

    新华社兰州10月16日电(记者张钦)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双乐村村支书张伟,过去为一笔两三万元的小额贷款一筹莫展,如今却敢和当地银行行长“平起平坐”,就银行为村里贷款授信的额度展开谈判。这背后,是联村联户干部、定西市副市长刘昇给他“撑腰”。

    说是“撑腰”,不是批条子,也不是下命令,而是普及新的扶贫金融理念。作为保监会到甘肃贫困地区的挂职干部,刘昇发现,贫困群众贷款难,一大症结是“担保难”。于是,他种起一块“双联”促“双乐”的扶贫试验田:先联系一家企业为村里捐款30万元。这笔钱没有像过去那样变现成牛羊、农具直接发给群众,而是作为村民贷款的担保基金。由此,一个贫困的小山村,破天荒地成立村民担保增信互助社。

    有了来自保监会的金融精英做“谋士”,互助社的“掌柜”张伟和安定区农信联社谈定一笔业务:按照1:5的贷款授信比例,互助社30万元担保金存入农信社账户,银行相应地向互助社提供150万元贷款额度。有村民自己的担保增信互助社担保,双乐村50户村民户均获贷3万元,用来养牛养羊。

    一笔不多的担保金,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为了维持担保增信互助社正常运转,张伟等人首先琢磨起来:如何监管好贷款资金用途,使村民把钱真正用到养牛养羊、脱贫致富的“刀刃”上;为防止有贷不还,贷款户需要向互助社提供反担保。而互助社认可的反担保物有活牛活羊、磨坊、拖拉机等。张伟说,这些东西难入银行贷款担保的法眼,所以过去银行不敢给农民贷款。但村里人互相知根知底,就不怕。

    贷到款的村民为了如期还款,也琢磨起如何养好牛羊多赚钱。村民吴雄过去想养羊可是没钱买羊,如今拿到3万元贷款买了15只羊。吴雄说:“家里养了几十年的猪、鸡也没这么操心过,每天早上眼睛一睁,就琢磨怎么样把羊早点喂肥,母羊什么时候下羔。

    “双乐村的实验表明,今后完全可以按照政府投一点、企业捐一点、农民入股一点的办法,让更多的贫困村建立小微担保增信互助平台,循着市场经济的规律撬动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刘昇说,许多贫困人口温饱早已解决,家中略有积蓄,但脱贫程度低、返贫因素多,主要是因为他们远离市场、不懂市场、难以融入市场。新一轮扶贫攻坚应更加注重把扶贫对象还原为市场主体。

    刘昇与双乐村的故事,是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一大缩影。2012年以来,甘肃省40多万干部定向联系甘肃上万个贫困村、67万户特困人口,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帮助干部砥砺作风。甘肃省委副书记欧阳坚说,“双联”也是甘肃精准扶贫的一大探索,包括省委书记、省长在内的所有干部与贫困村和贫困户共同谋划,制定一个脱贫计划、谋划一个主导产业,不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脱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