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向西开放铺就新丝路 硕果盈枝报得金秋喜

02.09.2014  19:27

甘肃向西开放铺就新丝路 硕果盈枝报得金秋喜

——甘肃省在伊朗举办商贸投资系列活动回眸

  本网记者 张振宇 宋燕

  八月,陇原大地的田间地头,果园林间,均是一派繁忙景象,处处洋溢着收获之喜。与此同时,在万里之外的伊朗,金秋的丰收,同样属于勤劳朴实的陇原人。

  以企业家为主的陇原商贸团在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国邦,收获了1.1亿美元的签约大单,收获了40多个投资贸易和工程承包洽谈项目,收获了来自伊朗人民的深情厚谊,更收获了甘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向西开放,务实合作的关键一步。

  8月10日至12日,甘肃组织90余家企业、近200名企业代表组成商贸代表团,在伊朗举办了“2014伊朗·中国甘肃投资贸易及商品展示会”等系列活动。2014伊朗·中国甘肃投资贸易及商品展示会是甘肃省政府在伊朗举办的第一个商品展会,有助于双方更好地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为今后的经贸合作及交流创造必要的条件。

  3日来,甘肃商贸代表团的成员们与伊朗的官方、客商们通过“零距离”的沟通交流、协商洽谈,以及现场实物观摩等形式,增进了双方的了解,拓展了彼此合作的空间,为今后开展多种形式的通商贸易,实现多领域的互利共赢奠定了基础。

  向西开放 商贸之交续“前缘”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潜力巨大、前景看好。”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明确地指出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强劲的后发力。

  2100多年前,身负和平友好使命出使西域的张骞,正是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发,开辟了誉满全球的陆上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国和欧洲的贸易之路,此后的千百年来,通过这里,中国的丝、绸、绫、缎等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而在6月22日成功入列世界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的33处遗产,有5处在甘肃。

  “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甘肃省,将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迎来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高潮。”商务部副部长高燕说。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向西开放,毋庸置疑,甘肃是桥头堡。

  两千年前,推动沿线国家间不同肤色、种族、信仰及文化间交流与互鉴的古丝绸之路以陇原大地为起点,向西绵绵延伸;两千年后,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带上的甘肃人,踩着先人的足迹,又从这里出发,将新的合作务实之愿向西传递,让古已有之的商贸之交再续“前缘”。

  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甘肃去年以来通过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已陆续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丝路沿线国家建立并加强了经贸合作关系。

  今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省委十二届八次全委会将向西开放确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并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加快推进向西开放步伐。

  甘肃省省长刘伟平强调,加大向西开放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在对外开放中当好主角,积极“走出去、引起来”,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

  此次甘肃赴伊朗举办商贸投资及展示系列活动,由甘肃省委副书记欧阳坚亲自率团,带90余家企业、近200名企业代表踏上向西合作之旅。该团既是自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以来,甘肃作为中国省级经贸代表团第一个访问伊朗,又是近年来中国赴伊朗的省级商贸团中规模最大的。

  其实,早在本次出行之前,甘肃省与伊朗就已经互伸合作橄榄枝。甘肃国合技术经贸进出口有限公司(原省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自1992年与伊朗库姆省的客户建立贸易关系,至今已超过20年,期间双方互访频繁,贸易额逐年增长。2011年,甘肃省与伊朗库姆省结为友好城市,并在伊朗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商务代表处。2013年以来,中国在伊朗从事贸易的企业已经超过200多家,其中甘肃的企业达到60多家,双方进出口总额已超过1亿美元。2014年以来,在甘肃举办的亚洲合作对话-丝绸之路务实合作论坛、第四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第20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合作平台上,伊朗都派出了高规格的代表团前往甘肃开展务实合作。

  “通过高层互访、经贸洽谈和商品展示,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希望以此次活动为起点,进一步加大双方的交流互信,扩大合作成果,使我省向西开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欧阳坚说。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