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3年1月,国务院批准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第一个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没有可借鉴的版本和经验,开建逾两年,除了全面完成顶层设计,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还将工作总结为“抓了三头”和“抓了三业”。
“抓三头”便是抓华夏文明始祖发祥地天水这一“源头”、世界历史文化品牌敦煌这一“龙头”和甘肃省经济、文化、科技、金融、交通中心兰州这一“重头”。
针对“源头”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完成《陇东南地区先秦文化资源调查评估报告》,并提出了陇东南地区先秦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工作思路,启动建设了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龙头”地区的莫高窟保护与利用工程全部竣工,入选“首届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以数字化展示为核心的游客服务中心正式运行,敦煌雅丹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已经启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工作已基本完成。“重头”的兰州市“群众自发文艺团队建设机制”、定西市“百姓舞台活动机制”分别被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一、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
“抓三业”即是抓加快推动以文物保护、挖掘、整理、传承、再现为重点的“祖业”、千家万户都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为宗旨的“事业”和努力把文化打造成全省支柱性“产业”。
2013年6月,甘肃省制定印发了《甘肃省文化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现已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普查任务,建立了省级文化资源名录和文化资源普查信息平台,第三阶段的全省普查工作正在顺利推进,并且与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等联合研发文化资源价值评估系统和云数据终端平台,逐步推进文化资源等“祖业”的科学评估、管理和应用。与此同时,“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联合申遗获得成功,使得甘肃省世界文化遗产点达到7处。此外,58处文物保护单位晋级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国家级文保单位增至131处,10处大遗址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会宁、南梁、两当3个党史教育基地列入国家级教育基地;皋兰什川梨园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第一古梨园”,同时与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技部依托敦煌研究院组建“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均是这个文化大省“祖业”传承创新的重要举措。
“教人贤,劝人孝,有时哭,有时闹。”自2013年11月启动“乡村舞台”建设以来,甘肃这一开创性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不仅扩大了贤孝表演、小戏小曲等“活态”优秀文化的影响力,还整合了群众差异化、特色化的文化资源,计划建成16023个民间自办文化社团,截至2014年底,试点和推广的6228个已基本完成,并为全省1228个乡镇购买了5000场公益演出。甘肃省还以“文化集市”建设为突破口,依托农家书屋、新华书店和供销联社农村营销网点,构建农村文化产品商贸流通网络,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商业运营模式,促进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发展,已成立甘肃新华文化集市商贸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建成188个文化集市,搭建了覆盖全省的生产销售网络。仅2014年前三季度,文化集市的相关产业销售总额就有约2.5亿元,带动农户1.2万户。已经启动的农耕食文化活态传承工程,预计2015年将帮助全省农民实现收入121亿元。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旨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子。在推动文化与科技、体育、金融、中医药、生态等深度融合的同时,甘肃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2013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0亿元,较2012年增长31.6%;2014年1月—11月,共接待游客122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25.4%。甘肃一方面借深圳文博会、兰洽会等节会平台,积极“走出去”宣传推介,另一方面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据统计,2013年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329个,完成投资324.42亿元,实现增加值105.8亿元,增速为35.6%;2014年全省开建亿元以上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近100个,累计总投资700多亿元,其中,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87.56亿元,增速为24.52%,占全省GDP的比重达1.98%。
深入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对于甘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充分发挥甘肃独特优势,扩大向西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重要选择。根据规划,2015年,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将形成基础框架,重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3%。 (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杨 甜 沙 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