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华亭:戒虚拒躁稳定脱贫有“三招”

25.10.2016  18:40

  新华社兰州10月24日电(记者梁强)“即便贫困户的收入条件达标了,我们还要看他的住房怎么样、看他所在村子的道路条件怎么样等因素,实事求是地辨别判断是否真正脱贫了,把这些工作做实做细,不去抢着搞提前脱贫。”甘肃华亭县扶贫办主任梁海军对事关政绩的“脱贫摘帽”看得淡,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国家的好政策让边远山区贫困农民享受上、落实好,真正实现稳定脱贫。

  记者了解到,去年华亭各乡镇上报脱贫人口4700人,县里经过复核认定,把其中“勉强脱贫”的300人又纳入到返贫人口中。而华亭县原本完成整县脱贫目标的时间,也由今年推迟到了明年。

  作为“插花型”贫困县,在多数人眼中“有煤矿、有钱”的华亭县其实有自己的难处。全县81.2%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关山林缘区,而这4972户18348人所在乡村是华亭县乃至平凉市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同时,华亭无法享受很多针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优越政策和项目资金,大多数扶贫资金需要从县级财政支出。

  如何精准施策让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记者近日来到华亭县山寨乡、马峡镇、神峪乡、上关镇等多个贫困村采访调研,发现华亭县委县政府围绕稳定脱贫,上中下“三路招式”齐发:移民搬迁改善居住环境等基本设施建设,稳基础;壮大产业拓宽群众致富增收渠道,稳产业;谋划长远脱贫后不松手继续投入,稳持久。

  在山寨乡甘河村,一大片统一规划设计、农民自愿自主选择修建的“幸福大院”住宅,正在进行最后的施工;红瓦白墙、玻璃暖廊,漂亮实用的新房集中坐落在村子靠山坡处的一块平整土地上。

  山寨乡副乡长穆彦虎说,这是关山林缘区的山区搬迁移民居住地,今年能建成入住的有23户。以往因人口分散难集中造成的行路、吃水、用电、上学等一系列困难就都解决了。

  梁海军告诉记者,华亭县计划从2015年开始,集中3年时间,投资5.35亿元,建设23个安置区,搬迁安置关山林缘区群众1049户451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7成。安居能乐业,告别了山区土坯房的群众,可以安心从事养殖、种植等生产。

  没有产业支撑,脱贫之后也极易返贫。而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华亭县扶贫攻坚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当地大力发展养殖产业、核桃培育、药材种植、大棚蔬菜4大产业,目前着重做扩大规模、精细管理经营等工作,比如马峡镇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种植当地有优势特色的大黄、独火等药材。

  更难得的是,一些乡镇因地制宜在创造新的产业成长机会。记者看到,上关镇吸引温州老板杨骞投资400多万元,建起西庄安置区及富民产业基地,瞄准新兴的旅游服务市场,搞休闲采摘、垂钓、户外拓展、农家乐等项目;与当地农民合股注册成立了温华生态休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创业致富。

  “2017年实现整县脱贫目标后,县里会再用3年时间继续投入,巩固稳定脱贫成果,提升脱贫人口致富发展能力。”梁海军说。(完)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