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华亭乡村产业兴 六旬农民种田“上班”两不误

11.05.2017  01:41

  中新网兰州5月10日电 (记者 徐雪)在甘肃华亭县河南村,60岁的薛治宏每天早上7点准时出现在当地的一家养牛场里,忙着清扫院落、运送饲料。由农民变成“上班族”的日子里,这位皮肤黝黑的老人心里“舒坦”了许多,“农忙的时候还可以请假回家帮忙,平时的工作也很轻松。

  薛治宏是家里的顶梁柱,前几年里,家里的7亩薄田只能勉强糊口,再加之要供孙子上学,身材瘦弱的他就只能东奔西跑地打些零工。

  回忆起那时的日子,薛治宏不住地摇了摇头,“我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干些体力活,但由于上了年纪,身体越来越吃不消,有些工地也不愿意招我。

  2014年,华亭县通过招商引进了总投资6900万元、占地150亩的河西镇伦源养牛场项目。通过该企业辐射带动,建成了建沟融源肉牛养殖小区、新庄宏伟家庭农场及新西村人畜分离养殖小区,全镇10头以上养殖大户达到89户以上,牛饲养量突破7600头,年内农民从牛产业中人均增收600元以上。

  薛治宏便在“家门口”谋到了一份差事,每年能有1万元的工资,同时还可以兼顾到家里的农田,学一些养牛经验,日子也渐渐好转。

  河西镇镇长张正近日向中新网记者介绍,当地除了发展养牛产业,苗木产业也是助农增收的一大支柱。近年来,该镇建成了新庄2000亩和新西、河西2个500亩、建沟200亩苗木繁育基地;建成了河南3000亩、景洼500亩山毛桃种植基地,带动全镇苗木栽培面积达到了7600亩。

  张正说,通过流转闲置土地种树苗,乡亲们可获得每亩每年400元的流转费。同时,每年育苗基地都需要拔草,对树苗追肥及其他日常护理工作,这样一来,老乡在“家门口”就可以挣上钱。此外,育苗基地还可以给种植户提供技术、销路上的支持。

  今年,华亭县将全力实施产业提质增效工程,计划推广旱作农业5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10万吨以上;新植补植核桃3万亩,丰产挂果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建成千亩药材标准化基地5个、休闲采摘示范点4个,稳定巩固10万亩药材、蔬菜种植规模;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9个,牛饲养量巩固在17.5万头以上;建成乡村旅游开发项目16个,培育个体网店100家,确保农民人均产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

  同时,华亭县还将重点补齐农民增收、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三大短板,精心实施房、水、电、路、产业等十个全覆盖工程,年内全面消除1609户1.3万间农村土坯房,实现建制村公共服务设施全达标,实现产业覆盖到村、落实到户、带动到人,确保当年稳定脱贫550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6.72%。(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