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06.11.2015  09:39

  刘伯霞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创新型甘肃。“创新型甘肃”是中国“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创新型甘肃”,一是要大幅提升甘肃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使创新成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二是要加快建设甘肃特色区域创新体系,以高效健全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甘肃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因此,创新型甘肃、甘肃特色区域创新体系和甘肃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三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

  建设甘肃区域创新体系,要坚持一条主线,建设五个体系、五大平台、六大产业创新链和四个高新产业集聚区。即以技术创新体系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线,建设知识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制度保障体系、政府创新管理体系和创新科技管理体系,建立区域知识创新平台、大众创业平台、成果转化平台、科技条件共享平台和创新创业投融资平台,构建现代农业与农产品加工创新链、高技术与现代制造技术创新链、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创新链、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创新链、材料技术与产业创新链、水利水电与新能源技术产业创新链,重点支持兰白、天水、金武、酒嘉4个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推进甘肃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一是要科学选择甘肃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模式。在“发展条件较好、建设水平较高”型地区,实施“知识驱动与产业引领”模式;在“发展条件一般、建设水平中等”型地区,实施“平台支撑与创新强化”模式;在“发展条件一般、建设水平低”型地区,实施“人才集聚与产业提升”模式;在“发展条件差、建设水平低”型地区,实施“重点突破与区际联合”模式。

  二是要正确选择甘肃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建设甘肃区域创新体系,把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追赶效应、集聚效应和区位品牌形成效应;以优势产业为导向建设甘肃区域创新体系,充分考虑甘肃的资源条件、市场经济与政府主导三个方面的影响,识别优势产业、培育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为领头羊带动甘肃经济发展,并将优势产业作为甘肃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以跨区域合作为导向建设甘肃区域创新体系,通过省内外区域间的合作发展,如陕甘、甘宁、甘青、甘新、兰西格、兰西银、兰西、天宝、兰天等创新合作区,借“外力”来完善本区域的创新体系,实现互补、互利、共赢,从制造型经济走向创新型经济,并努力成为西北科技创新中心。

  三是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研机构与高校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通过“科研合作开发、共建科研机构或开发机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服务地方与企业技术需要的科技成果转让、技术服务与合作”等产学研合作形式,强化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在加强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建设的同时,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并加强以促进知识与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包括政府、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中心、技术市场和其他中介机构在内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信息、人才、知识、技术和资金等资源的流动与共享,提高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加快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机制,提升现代服务业技术集成能力和工业创新能力,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深入开展民生科技行动,积极落实科技惠民措施,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紧密结合,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