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勇士南极科考归来

15.04.2016  02:16

    4月13日,随“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队”前往南极工作的中科院寒旱所副研究员李传金,圆满完成了科考任务回到兰州。 2015年11月7日至2016年4月12日,李传金历经漫长的158天科考工作。作为我省唯一一位参加此次科考的科研工作者,除了前期发来大量鲜活的南极日记外,14日,李传金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与大家分享了他的南极经历——苦中有乐。

    1

    第二次去南极参加科考

    其实四年前李传金就曾随中国第29次南极科考队赴南极,并在南极昆仑站出色完成冰川学考察任务。对于第二次前往南极科考,李传金觉得单从心理上来说,第二次前往南极要比上次轻松,已经少了很多对南极的好奇心理,但是科考的工作任务要比上次多。他告诉记者,此次科考中他执行的南极夏季科考任务主要承担中山站至昆仑站沿线冰川学考察、在冰穹A地区安装一套新的自动气象站及考察沿线自动气象站维护、冰穹A深冰芯钻取作业、上海至中山站航程大气气溶胶采集、昆仑站气象观测等科考任务。“有幸第二次到南极,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能圆满完成科考及科研任务是我此次南极之行最大的收获。”李传金告诉记者。

    虽然已经去过一次南极,但是要想第二次再去却也很不容易。李传金说,由于他所在的内陆队属于科考队中任务比较重的,为确保完成任务,在赴南极开展考察前的2015年7月底至8月初,共有45名预选队员在西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选拔训练,经过严格选拔和体能测试后最终入选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这其中除了考量体能和科研水平之外,队员的性格因素也成为重要的选择标准。“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而且要在南极工作很长时间,所以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入选的队员基本上都是性格和善比较好相处的。一个人就是他的体能再好,科研水平再高,如果性格怪异、桀骜不驯,是不会入选的。”李传金说。

    2

    用打扑克预防晕船

    回忆之前的旅行,李传金说这次他比第一次去南极好多了,最起码找到了防止晕船的妙招——打扑克。但就是这样,他在经过“魔鬼西风带”的时候也不可避免的晕船了。也许很多人会说,都已经去过一次南极了,怎么还会出现晕船现象?李传金告诉记者,西风带位于南北纬40度至60度之间,从副热带高气压向副极地低气压散发出来的气流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风。在大约南纬45度至58度的纬度带上,因受气旋活动影响,7级以上的大风天气每月至少有7天。这里风大浪高流急,行船危险系数较高,因此被称为“咆哮西风带”或“魔鬼西风带”。不管是多大的船只要航行在西风带上,人将感受前后左右“筛筛子”一样的摇摆颠簸,不晕船基本是不可能的。

    一般来说,距离南极还有一个星期路程的时候,船会晃动得非常剧烈。船上队员的状态大致有三类:一类是躺下起不来,不吃不喝;另一类是吃饭时能起来,快速吃完立即躺下;第三类是不晕船、吃喝工作不误。只有船员是第三类人,李传金在第一次去南极时属于第一类。身体躺在床上,没完没了地体验螺旋式失重与超重。吃饭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吃完不呕吐成为每个人心中的期盼。而这次他们几个老队员有了经验,没事情干的时候就聚在一起打扑克,“这样可以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大家都在用心的算牌,琢磨对方的心里,也就感觉不到晕船了。”他说。虽然有了这个办法,但是有的时候颠簸厉害的话,晕船依然难以避免。

    3

    洗头是奢侈的行为

    在南极最缺的是什么?也许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你要问李传金所在的内陆队队员,他们一定会告诉你一个绝对想不到的答案——那就是缺水。“别看到处都是冰雪,但淡水很紧张。我们吃完的碗要不就擦一擦,要不就在雪地里转两圈。”李传金说。尽管地球淡水的70%都储存在南极,但这些淡水绝大部分都是以冰的形式存在,所以内陆用水成为科考队生活的难题之一。

    化雪烧水,耗时耗力。一只装满雪的50升电热桶,加热后仅能得到不足20升的雪水,只能不断向桶中加雪,所以烧开一桶水,往往需要几个小时。在南极内陆考察期间,洗脸、刷牙只能偶尔为之,洗澡更是“遥不可及”。为了节约用水,队员们干脆都剃了光头,可经历了50多天的内陆考察,身上仍沾满了油污。只有过新年和春节时,才会洗一次头,这难得的“享受”被队员们看作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在李传金工作的冰穹A,极寒环境加上经常在冰盖上作业,保暖装备是最重要的一环。队员们的服装配备,是考虑到工作和生活的不同环境,请国内的专业户外用品企业研制开发的。在室外工作,可以穿着“企鹅工作服”,这类服装耐磨、防风。如果温度更低,可以在工作服内套穿羽绒内胆服,以加强保温效果。

    面对紫外线和低温的威胁,科考队员们还准备了帽子、墨镜、口罩、手套、面巾、极高指数的防晒霜,可谓“武装到牙齿”,脸上不露一条缝,就是这样每一个队员都难免会被晒黑。李传金自嘲道:“你们说我这次回来没有上次黑,难道是因为我回来的时候在雪龙船保养得比较好?

    4

    “雪鹰”让科考之路变短

    在环境恶劣的南极开展科学考察,后勤保障尤为重要,固定翼飞机被认为是开展南极考察的一大“利器”。但遗憾的是,过去30余年,我国南极科考中没有出现固定翼飞机的身影。本次南极科考终于填补了这段空白,被命名为“雪鹰601”的固定翼飞机在此次科考进行了中试飞。李传金向记者透露,未来这架固定翼飞机将在南极科考中起到重大作用。“据我了解,未来内陆科考队不用再长途跋涉,我们只需坐飞机到达澳大利亚,然后从澳大利亚坐飞机到达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这时固定翼飞机就可以到凯西站接上科考队员,然后直接飞向昆仑站。这可以比现在节省一个多月的时间,你想想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能进行多少科考活动?”他说。

    在科考期间,不少内陆队的队员们从内陆车队生活舱中搬进了“新家”——昆仑站主楼,结束了住在车上的日子,这标志着南极昆仑站实现动力设备和供氧生命保障系统联调并稳定运行。而李传金虽然在内陆队,但是由于他们的钻取深冰芯的工作地点离昆仑站比较远,他们只能住在卡特车携带的住宿舱中。内陆队共有两个住宿舱,住宿舱是由标准的海运集装箱改装而成,每个舱里有4个上下铺,床头灯、电源插座、隔光帘……很有青年旅社的味道。针对南极的特殊环境,内陆队还为队员配备了电热毯。

    “虽然很遗憾没住到昆仑站里,但是我还是参观了一下。条件真的很好啊。”李传金告诉记者,昆仑站主楼分为住宿、活动、保障3个区域,由宿舍、医务室、科学观测、卫星通信、厨房、浴室、厕所等单元组成,以后昆仑站可以不必依赖内陆考察车队即可运行。

    虽然科考工作非常辛苦,但是李传金坦言:“每当想到自己和同事钻取的冰芯,以及这次带回来的12箱近500公斤的冰雪样品以及科学样品,就觉得这是我最大的收获。”□记者孙理/文李传金/图

    见证者

    中国南极冰芯钻探史多个第一的见证人

    昆仑站是我国首个南极内陆度夏考察站,地处南极冰盖海拔最高的冰穹A地区,是国际公认的南极冰盖最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然而,这里地处冰盖高原,年平均温度达零下58.4摄氏度,空气稀薄,气压仅为海平面的57%左右,紫外线辐射强烈,是地球表面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因此,在此处钻探也是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的冰芯钻探科学工程。

    虽然工作辛苦,工作量大,但是他感觉到这次的收获也要比上次大很多。李传金所在的内陆队目前在昆仑站已开辟出长40米、地下深3米、宽5米的深冰芯钻探场地,并开挖一条长10米的钻探槽,完成了深冰芯处理和储存的工作场地、导向钻孔及安装、钻机循环系统等建设工作。从1月4日开钻到18日收钻,经过15天连续作业,深冰芯钻探小组总计钻探117个回次,钻取了351.5米深的冰芯,这是中国南极冰芯钻探史上单季进尺的新纪录,同时也是单季钻探速度的记录。而此前,28、29、30、31四次科考共钻取冰芯303米。至此,中国深冰芯钻探总深度达到654.5米。这些深冰芯将被接续起来,用于数万年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有望为科学家揭开地球古气候之谜、重建中新世气候档案提供一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