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减贫新招:让穷地变“宜业” 让穷人愿创业
中国兰州网12月8日消息 3年前,记者初访甘肃省东乡县布楞沟,一个有着68户、东乡族语意为“崖边”的山村,年人均纯收入仅有1600多元。最近回访发现,这个人口超过承载临界线近9倍的布楞沟村,如今年人均纯收入接近4000元,实现整体脱贫。
据甘肃省扶贫办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842万减少到2014年底的417万,今年有望再减贫100万。过去4年减贫425万,相当于本世纪前10年甘肃减贫数,是甘肃历史上减贫最快的时期。甘肃经济增速在调挡换速,为何减贫数量却在增加?
变化一:精准投放,让穷地变“宜业”。
多年来,因缺水、缺钱,布楞沟村的人擅长养羊却没法多养羊。这3年间,布楞沟村实施了人饮安全工程,甘甜的自来水进村入户,用水的成本从每吨120多元下降到3元多。再加上甘肃省政府担保、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贷款对贫困户应贷尽贷,布楞沟村民的羊群一下子扩大,全村从户均5只羊摇身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养羊专业村。村民马达武,就是因为养了1800多只羊,被村民封为“首富”。
与之几乎同步,昔日村里尘土飞扬的崖边土路,如今拓宽成水泥路,而分散居住在山旮旯里的老百姓也获得集中安置,群众告别了出门难、用水难、用动力电难困境。村貌的大变化,吸引着更多商贩到这山旮旯里收购牛羊。
像布楞沟村这样,甘肃省在扶贫中精准诊断致贫原因,加速破解行路难、用水难、用动力电难、住房难等难题,1567万人口饮水安全得到解决,80%以上的行政村通硬化路,87.52%的村子通动力电。一批贫困村因为人居环境改善而“拔穷根”,群众发展产业的成本在降低,机会在增加。
变化二:大流通唤醒山村沉睡的本土资源。
“80后”的张晓军,老家在渭源县渭河源村,距离甘肃省会兰州市不到150公里路。虽然山高、林深、溪水清,是旱塬上难得的养眼之处,但由于通村路是一条河床上修的简易路,藏在深闺人未识,不宜游,也不“宜业”。
2013年,得益于渭河源大景区开发工作,旅游扶贫方兴未艾,一条宽阔柏油路延伸进山。于是,渭河源村如春笋般建成了2家农家乐、9个小吃点和10多家小超市。仅今年国庆长假,这个山旮旯里就来了游客3万人次左右。
张晓军往年在外打工,今年回家开办农家乐,妻子厨艺派上用场,两个多月毛收入近3万元。“家门口的机会真的多起来了。”
像这样,甘肃省在精准扶贫中,选择旅游业、“互联网+”等为切入点,促进小山村与大市场的大交流。随着贫困地区社会流动加速,脱贫成效也就出现“井喷”。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旅游扶贫带动就业9.45万人。电商扶贫方面,仅陇南市3年间开设扶贫网店7000多家。
变化三:激发群众创业感,扶贫对象变身成“闯客”。
庆阳市环县人徐粉琴,还记得一场大旱让娘家里打的麦子只值162元。“再也不像爹娘那样只知下苦不算账了!”她暗自发誓。转眼已41岁,如今徐粉琴从打工者变成了小老板。
“草根MBA”班是个转折点。今年4月,她在环县职专学做羊羔肉,同时接受如何“选项目”“选铺面”“起店名”课程学习。之后在有关部门跟踪扶持下,她获得4万元精准扶贫贷款,3年内享受上多少税,县里就补贴多少的优惠政策。8月,徐粉琴的农家餐馆开业。见到她时,她正招呼附近钻井平台的油田工人。徐粉琴笑着说,一天的营业额就有1000多元。
这两年,甘肃在精准扶贫中,注重找准激发生活力的切口。一大批“有想法,没办法”的人,在经济杠杆的撬动下借来“第一桶金”,有了做脱贫“闯客”的胆量。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由政府担保、财政贴息,不仅是徐粉琴,甘肃98万余贫困户几乎都有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