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行业再出发 一定大有可为 ——甘肃代表团富康年亮相“代表通道”

21.03.2018  18:17

  

  3月20日,全国人大代表、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读者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富康年在“代表通道”接受采访。(记者高樯摄)

  3月2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启第五场“代表通道”,全国人大代表、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读者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富康年与其他8位代表走进“代表通道”,共同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读者》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杂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的冲击下,富康年向大家娓娓道来了传统媒体坚守“内容为王”的理念。

  富康年说,“内容为王”的核心逻辑,就是只有做出更优质的内容,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这个观点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当下具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我对内容为王有两个维度的理解:第一,既然是“王”,就要走在前面。所有的文化产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前面。《读者》杂志诞生于甘肃兰州,37年来,一直奉行“做好内容就是最大的营销”的理念,用人文精神来滋养国人的素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前几天,我在驻地宾馆碰见了一位记者,他告诉我1981年刊登在杂志上的文章《最后一篇叶子》到现在他还记忆犹新,其实我在很多场所都能碰见这样的读者,这是对办刊人最大的鞭策,也是《读者》人30多年来念兹在兹、内化于心的一个文化自信。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蓬勃发展,业内也流行这么一个观点,流量至上。我觉得为了争夺用户而一味迎合,缺失了价值看护的唯流量论是十分有害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富康年说,“内容为王”的第二个维度的理解就是提供真正有营养、健康、有品质的内容,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使内容在与时俱进中产生引领价值。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读者》主要介绍国外的科技和文化;上世纪90年代注重介绍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进入21世纪,提倡守望精神家园,打造心灵读本;近年,随着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塑造健康的价值观,促进人的现代化,可以说在坚守中渐变,一直是《读者》发展的王道。有一种说法,每一个行业都分两个阶段,上半场跑马圈地,野蛮生长;下半场精耕细作,匠人崛起。我们也看到,靠雷人的标题,极端的观点和偏激的情绪吸引眼球而带来大量流量的媒体,现在也纷纷朝真实的故事、理性的观点和专业化的内容方向回归,这是一个必经之路,也是一个必归之路。

  “本次大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了进去,这是文化从业者一个基本的遵循,也是我们在内容的供给侧改革方面一个正确的方向。一位读者在《读者》微信公众号的后台这样留言,每个人的每一天都是一个精彩的微电影,希望借助你们的笔来记录好我们精彩的人生。的确,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作为媒体人,我们理应运用更好的新技术,打造新业态,发掘更多鲜活生动的素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鼓与呼,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使命,也是我们企业本身做大做强的不二选择,我相信传媒行业再出发,一定大有可为。”富康年坚定地说。

  富康年的侃侃而谈和精彩回答,赢得了在场记者和代表们的阵阵掌声。(记者尤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