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产业搭“金”桥趟出致富路

26.04.2017  21:32

精准扶贫,产业是“”。近年来,我省各地通过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培育富民产业,夯实脱贫攻坚基础,以产业发展帮助贫困群众拔掉“穷根”,带动贫困地区农民趟出了脱贫致富路。

通渭县碧玉乡岳岔村的刘进祥,因为没手艺,一直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去年,他在种植12亩玉米的基础上加种了15亩优质牧草,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种植观念的转变,订单农业唱起了“主角”。通过订单销售模式,通渭县利用公司+农户形式,鼓励村民种植牧草。目前,已建成4000多亩牧草基地、10万吨草产品加工生产线,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500元。精准扶贫,产业是“”。对于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王岭村的贫困户来说,养猪、种大棚成为他们脱贫增收的好产业。

去年,庆阳市西峰区共整合扶贫资金投入4.26亿元,扶贫产业培育投入达9090.4万元,贫困人口由年初的3408人减少到164人。

如今,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基地建设让农民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在玉门市金玉天源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仓库里,一袋袋瓜子、孜然、茴香等农副产品正装箱远销到成都、北京、广州等地。发展资金短缺一直是贫困户脱贫的瓶颈。近两年,景泰县因地制宜,通过本地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现在,土地流转加上每年养殖的收入,许多村民一举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目前,景泰县27个贫困村1.2万贫困人口已实现整体脱贫。我省通过深入实施“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聚焦6220个贫困村,因地制宜巩固和发展草食畜、优质水果、设施蔬菜、马铃薯、中药材、油橄榄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尽最大努力让农民分享了产业链增值收益。

甘肃台综合报道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甘肃新闻(整期视频、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