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为贫困地区群众筑牢健康基石(图)

19.05.2015  12:13

  原标题:为贫困地区群众筑牢健康基石

  省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下基层为群众义诊。通讯员 麻红雨

  记者 宜秀萍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脱贫致富的基石。省卫生计生委在着力提高我省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同时,日前,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战略部署,与省扶贫办联合出台《关于全省卫生计生工作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精准发力,助推全省扶贫攻坚任务的落实。

  围绕《意见》的出台和实施,记者采访了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

  提高健康素养 预防疾病发生

  “在持续推进双联行动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对群众脱贫致富的影响。”刘维忠介绍,省卫生计生委联系的17个贫困村,造成贫困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医疗服务能力弱、群众健康水平低是每个村都有的共性问题。

  针对此,2012年双联行动开展之初,省卫生计生委就确立了“扶志扶业扶思想、送医送药送健康”的工作思路。各联村联户组首先从抓村卫生室建设和村医培训入手。当时,17个村基本都没有独立的村卫生室,村医看病要么在自己家里,要么随便租个小房子。医疗条件差,村医技术水平也落后,有的都过了退休年龄,但苦于无人接班,只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当地群众一方面受经济条件限制,一方面也信不过村卫生室的医疗技术,有病能扛就扛,实在扛不过才去乡上或县城就医。往往是小病拖成了大病,病情严重的县医院也治不了,只能去省城就医。

  “当时,每个村里都有因病致贫或返贫的家庭,而且,村民健康保健知识匮乏,好多人至死都不知道得的是啥病。”刘维忠举例,由于农村普遍吃盐重,不少农民还抽烟嗜酒,这些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很容易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特别是高血压,临床症状不明显,很难被察觉。因此,一些村民虽然患高血压多年,但自己不知道,既不吃药,也不控制饮食,或改变生活习惯,放任病情发展。村里每年都有人因此引发脑溢血,突然昏迷,有的来不及送到医院就去世了,有的虽然被抢救过来,但留下种种后遗症,轻则丧失劳动能力,重则生活不能自理。村民们不明白怎么回事,有的说是被风打了,有的讲迷信,认为是中邪了。

  “当时,各级医疗队在巡回义诊过程中,每个村都查出了不少高血压患者。”刘维忠说,我们要求当地村医对这些患者建档管理,督促他们定期吃药、量血压,戒烟限酒,低盐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省卫生计生委多方筹措资金,为17个联系村全部修建了标准化村卫生室,并通过多种渠道培训村医,抓好“村级三件事”:培训村医15项中医适宜技术、刷写健康文化墙、开展村民健康沙龙并组织开展大型义诊活动。

  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现在17个联系村的村民自我保健意识明显增强,因高血压引发脑溢血死亡的病例已经很少发生了。

  完善服务体系 筑牢健康基石

  “此次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开展精准扶贫行动,将从加强贫困地区医疗保障能力、提高村民健康保健意识入手,逐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刘维忠表示。

  按照《意见》规划,到今年年底,全省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卫生计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县级医院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到2016年,全省58个片区县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1名以上的全科医生,争取完成99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到2020年,完成3018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

  刘维忠介绍,在今后几年,卫生重点项目将优先向全省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优先向精准扶贫的58个片区县和17个插花县建档立卡的6620个贫困村、129万贫困户、522万贫困人口倾斜;优先向当年实施“百片千村”的100个特困片带、1000个贫困村和当年减贫的100万贫困人口安排。

  这些项目包括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为农村妇女免费进行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为农村孕产妇进行住院分娩补助;全面落实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项目;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提升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大力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继续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等。同时,联合多方力量,对全省241000个因病返贫困难家庭进行重点帮扶,使其尽快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工作难度相对较大,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现行政策还有一定差距,帮助贫困计生家庭脱贫致富是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此次精准扶贫行动,各项政策将优先向他们倾斜。”刘维忠介绍。

  《意见》强调,要突出计生扶贫,促进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在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中实施“少生快富工程”,优先向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贫困家庭倾斜,按标准落实“少生快富”项目户和“少生快富”示范户的扶持项目,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完成对“少生快富”项目户全覆盖。每村确定1至2户“少生快富”示范户给予重点扶持。在易地扶贫搬迁、互助资金、“两后生”培训和贷款贴息等方面向“少生快富”示范户倾斜。

  授人以鱼 也要授人以渔

  “在夯实贫困地区医疗服务保健基础的同时,我们还提出了开展‘雨露计划’两后生培训、倡导绿色种植养殖、发展系列健康产业等目标。”刘维忠认为,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在双联行动中,省卫生计生委遵循“扶志扶业扶思想”的思路,为联系村群众送“实惠”,更为他们送“智慧”:

  培训中草药种植和果树种植技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开发中医药生态养生旅游产业带动村社经济发展,帮助引导部分中药材种植户开淘宝店等等。如今,这些“造血”措施初显成效,不少贫困家庭由此走上致富道路。

  刘维忠介绍,“雨露计划”是由国家扶贫办发起的,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和未实现就业的青年群体(简称两后生)获得专业技能的培训项目。在这次精准扶贫行动中,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将依托各级医药学校和培训基地,组织贫困地区“两后生”参加老年家庭护理、中医保健、推拿按摩、药膳、月嫂等实用技能培训,力争培养出一批推拿师、药膳师、医院护工、中药调剂员等,帮助他们就业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同时,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优先录用贫困地区生源。积极协调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制定实施办法,为免费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卫生医疗单位服务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周转住房,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

  大力扶持“绿色”种植和养殖业,根据《甘肃省药用蔬菜目录》和《甘肃省常见药用价值野菜目录》,组织引导农民群众搞好药用价值蔬菜种植,推动药菜两用蔬菜种植业、加工业、批发业的发展,并把具有药用价值的蔬菜种植纳入当地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指导各地建设温室大棚缓冲间,培训种植户使用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自我防治因长期在温室大棚劳作引发的关节炎。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制订畜类、牛奶安全草等产业和饲料规划,教育和引导养殖户(企业)科学养殖、绿色养殖。向养殖人员推广中草药防病治病知识和技能,确保各类畜产品安全。

  “我省是中医药资源大省,还是中医文化大省,引导贫困地区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也是我们此次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刘维忠表示。

  按照《意见》规划,省卫生计生委将联合相关部门,根据《甘肃省中药材分布区域与生产指导目录》和《甘肃道地大宗中药材优势区域布局目录》,指导群众开展中药材种植工作,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生产规模。同时,积极发动企业封山种植中草药、栽种中药树,建立野生中药批发市场和淘宝市场,用野生中药为原料生产中成药,组织名中医使用野生中药和鲜药提高疗效,培育野生药、鲜药、动物药市场。

  在此基础上,依托甘肃悠久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等优势,打造中医生态保健旅游目的地,开发相关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特色商品,并通过药膳的推广应用,带动餐饮服务业及相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