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职教育面窄渠塞困难重重
原标题:面窄渠塞 中职教育困难重重
——甘肃中职教育现状调查(上)
记者 胡作政 房惠玲
中考落幕,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中职招生大战随之而起。单从招生大战到每年中考招生的人数看,我省的中职教育似乎红红火火。但挤掉水分看,我省很多中职学校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生存困难重重。
招生危机重重
距初三学生毕业还有半年甚至一年时间,职教生源大战就“暗流涌动”。本省和外省职校校长、招生老师都直接走进各大初中,明里宣传办学特色,暗里给初中老师“做工作”,进行合作招生,甚至给学生人头费鼓动,学生拉学生。中职招生可谓是“地毯式”的运作。东乡县某初级中学马校长如是说。
当前的中职教育招生入口可以说是危机四伏。6月19日,甘肃省商业学校招生办主任尤继平坦言,甘肃的招生仍然沿用计划时代的模式,学校报计划,省上审批,然后下计划,学校招完之后再补录。现在计划招生模式已经过时,大部分财经类学校,包括工科类学校生源主要靠自己来组织。每年通过省招办组织的统一录取,省属中职学校基本上提不了多少档案,招生计划下报名的学生几乎为零。每年从3月份开始,各学校把资料印制好,就到地县进行3个月的找生源活动,生源99%都是靠自己跑来的。自己组织完生源后还要到全省14
个市州补办建档和录取审批手续,浪费很大的人力和财力。
为了能招到更多的学生,省属职校在各地县的招生陷入了打游击战的尴尬境地。甘肃省经济学校招生办主任李颖无奈地说,在招生任务指标的重压下,学校招生人员四处活动、宣传、联络,充分利用各种人际关系、通过各种手段去招生,以完成“招生任务指标”。
近几年我省县级职校迅速发展,地方保护主义十分严重,也是省属职校生源萎缩的原因之一。尤继平说,2005年以前参加全省统一招生的职校有70多所,现在上升到约400所。有些地方政府和教育局联合发文,谢绝本地以外的职校到本地中学宣传,如果哪个学校的校长或老师把外地职校带到学校宣传,一经查实,校长免职。有些县级教育局和初级中学校长签订县级职中学生输送责任书,并作为年终考核指标。此外,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好多家长都是冲着“三校生”让孩子读中职,对“三校生”国家有补助,升学几率高,是典型的“小高考”。
据甘肃省商业学校招生办多年统计,2004年到2005年,省属职校农村生源占60%—70%,从2008年开始,农村生源变成了50%,然后逐年下降,现在农村生源只占10%—20%,而近80%的生源是城市生源。
省外中职招生已在我省占了上风。尤继平告诉记者,2004年之前,省外职校在甘肃招生很少,东西部联合后,先是天津、山东的职校进来了一部分,紧接着江苏、湖南、湖北等地的职校也相继进入甘肃招生。现在,从招生通讯上可以看出,招生的大部分中职学校来自于外省。主要原因是,我省从2003年开始推行的“3+2”、“五年一贯制”2007年停止,省外职校一直沿用此政策吸引学生,造成省外职校与省内职校招生不平衡。2008年时,甘肃省商业学校去庆阳市招办只能提到一份档案,而陕西安康的一所职校却可提到三百多份档案。学生家长认为,上大专肯定比上中专发展前景好,高中虽没考上,但上个“3+2”、“五年一贯制”,毕业后有大专文凭,回来还能考公务员。
中职学校使出浑身解数,仍旧“吃不饱”。据记者调查,我省省属中职学校招生整体逐年
萎缩。有些中职学校一年只能招到几十个人,教工数量甚至多于在校生数量。据省教育厅统计,虽然我省中职学校年招生从2003年的6.5万余人增长到2013年的15万人,但除省卫生学校和省水利水电学校外,其它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不足300人。
培养打了折扣
生源多少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教育教学现已不再是中职学校的第一要务,其第一要务转换成了招生。不管有没有资格、具备不具备相应条件,都在尽可能多的招学生。不管是公办中职学校还是民办中职学校,培养其实已形同虚设。
甘肃省经贸学校招办主任张新华告诉记者,十多年前,中专都是选招初级中学最好的学生,而现在中职生源绝大部分是普通教育升学无望的初中毕业生,相当数量的学生根本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最低学业水平,有的甚至达不到小学四五年级水平。
因为生源危机,中职教育招生已无门槛,培养过程的道道“关口”,也就只能走过场。张新华说,对此中职教师也怨声载道,因为学生素质太差,教学质量根本无法提高,有些文化课教学只能走走样子。
目前国家除少数学校培养中职教育师资外,尚未建立科学系统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的中职教育师资培养体系。我省中职教育的大部分师资是从普教转过来的,部分是从企业、社会上聘用的,师资老化现象严重,大多数老师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过来的,师资能力、结构水平难以适应真正意义上的中职教育。加之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大都是选拔式考试的失败者,且正处于身心成长期,身体心智尚不成熟,巨大的无形压力,很容易使他们本就脆弱的心理产生逆反,更使得中职教育难上加难。
尤继平认为,中职学校的方向偏向实践技能,目前师资观念、教学手段等相对比较陈旧,跟不上形势。2000年以后学校进了一些年轻老师,中职教学的培养还是不到位,虽然省教育厅每年都组织人员去发达地区培训学习,但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现在有好多老师都是半路出家,真正经过专业系统教育的比较少。省属职校设施方面也比较陈旧,反而县级职教中心的设施要比省属职校的强,但是县级职校软件又跟不上,师资力量十分薄弱。而县级职校的硬件也是有局限的,只在项目扶持的专业设备方面较好一些,整体还是较弱。
就业出口迷离
招生危机重重,培养形同虚设,必然导致中职毕业出口迷离。中职招生中,最大的诱惑力就是“百分之百的就业”,但这一可喜局面实际上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王亚东是甘肃省电子学校毕业的中职生,毕业后在学校的就业会上签到了广州一家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见习期间月工资800元,转正后1800元加提成。工作两个月后,王亚东还是回到了兰州,在一家酒店当服务员。他说,签约的企业说是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其实都是流水线作业,与专业没有一点关系,就是简单的劳动力。工资待遇低,还学不到新技术,因此他想在兰州找一份工资高的工作,然后再学些技术。
甘肃省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中职学生就业的张老师告诉记者,中职就业最大的问题是就业不稳定,2013年,他们将某中职学校的40名学生签到山东一家上市企业,正式上岗之前,学校安排他们在企业见习,目的是锻炼其工作能力,了解企业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以便正式上岗后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但是见习十几天后,部分学生称工作累、专业不对口、工作条件和环境不好,煽动其他学生怠工、罢工,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也给学校造成了不良影响。张老师说,通过考察这几年中职就业劳资双方的满意状况不难发现,中职生“高就业率”背后的隐忧不可小觑。
尤继平认为,中职就业主要是不对口就业,低层次就业,就业不稳定。干非所学,学非所用,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也不能“对号入座”,这与“针对性较强”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相悖的。
据记者了解,中职学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面向二、三产业,流向最大的是工厂、公司、服务性商店。职业学校学生初始薪水不高,远低于专科生和本科生的工资标准。另一方面,由于部分职校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局限,往往工作一段时间就可能被企业辞退,当然也不排除企业有短期行为或功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