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学院新思路新办法开展高校党建工作

02.12.2014  10:59

  原标题:润物无声化人无形

  ——甘肃中医学院新思路新办法开展高校党建工作

   中国甘肃网12月2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通讯员 纪凤仙 李生福 何应学)接近年末,甘肃中医学院的每一位校领导正在为自己本年度的调研专题做着最后的总结梳理。

  这是该校今年实施的一项党委常委重大专题调研活动,每位校领导针对学校发展确定一项调研专题,内容涉及学校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后勤保障、廉政建设等多个方面,他们通过深入的调研,为不断深化大学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进行着思考。

  甘肃中医学院党委书记王海燕说:“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领导带头做调研的目的,就是想从自身做起,用‘接地气’、有‘学问气’的方式,开展高校党建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把握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大局,促进全校师生员工思想和行动的统一,进而实现学校科学发展。”

  在王海燕心中,要让全校师生心往一处想,方式和方法很重要。

  为了调动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甘肃中医学院创新开展了“杏林先锋团队建设”活动。无论是在教学、科研还是在行政领域,教职工都可以选定一个方向,组建一个团队,努力做出点成绩来。

  这个活动的目标,就是“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共产党员,把共产党员培养成岗位模范”。学校现已组建了难点突破型、扶危济困型、调查研究型、改革创新型、服务社会型、文化传承型等7个类型、36个富有活力的党员先锋队。有了团队成员的合力,有了先锋的示范作用,一个个团队不仅在专业领域干得有声有色,还成为引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为了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活力,学校探索开展“党员组织生活主题立项”活动,推行党员组织生活项目化管理。两年多来,一批有想法、有示范性、有推广意义的党员组织生活活动脱颖而出,学校不仅给予专项经费支持,还在年终对优秀活动进行表彰。这种创新的做法,使得学校党组织建设形成了“创新、凝聚、促进”的良好格局。

  王海燕说,高校党建工作的目标,就是保障学校科学发展。甘肃中医学院让党建工作“接地气”,让全校教职工不再“置身事外”,而是人人融入到学校发展之中。

  近三年来,学校每年都确定总体的发展主题,从2012年的“攻坚克难年”,2013年的“创新发展年”,到今年的“深化改革年”,教职工不仅越来越认同学校的发展理念,而且创新意识被不断激发,一些深化改革的新点子、好办法不断涌现,愿意为学校发展积极做些事情。如今,学校发展的一系列瓶颈问题得到解决,已经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院校,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新校区建设如火如荼,更名大学工作正在努力推进,学校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说起高校党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得不提。对于“90后”大学生,如何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甘肃中医学院一直在深入思考的事情。

  据该校纪委书记范康介绍,学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作用,实行一岗双责。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党组织的作用,促进学风、教风、校风的根本好转,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生员工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13年,甘肃中医学院在各系的基础上成立了二级学院,二级学院也由教学主体逐步向办学主体转变。这一变化,带来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突破。

  学校倡导二级学院也用“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于是,每个学院都有了自己的点子和特色。

  今年以来,几乎每天都能在校园内看到举办的各类学生活动。医学生进社区、下基层等志愿服务项目的推进,“经典医籍诵唱”、“热爱中医药、振兴中医药”科技大讲堂、中医名家面对面等一系列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建设有了平台、抓手。这些校园文化活动成为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精神源泉,一股正能量在学生中传递。

  王海燕说:“我们的党建工作,正在用润物无声、化人无形的力量,为学校发展提供着动力,为我们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