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 美丽蜕变——甘肃中医学院撑起陇原医疗事业“一片蓝天”

30.09.2014  12:00

  2014年8月25日,对于甘肃中医学院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该校占地1000多亩的榆中和平新校区正式开工建设,这所省属唯一的医学类高校终于突破办学面积狭小的瓶颈,将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拳脚”。

  1978年4月,甘肃中医学院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省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起步。当年,唯一的中医学专业开始招生,首届共招收61名学生。

  当年,学校只有32名教师,一栋办公、教学共用的楼房。由于楼脊上有和平鸽雕塑,这栋楼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鸽子楼”。

  在这栋简陋的、却被中医学院学子视为精神图腾的“鸽子楼”里,百余名师生的“医学梦”就此启航。

  周语平,甘肃中医学院首届毕业生。在他的记忆中,初入校时学校教学设施简陋,但是当时的老师却令他印象深刻:“我们的老师中有很多来自北京、上海的医学院校,不仅专业功底扎实,而且临床经验丰富。”

  在简陋的教室里,这些踌躇满志的教师将自己知识、经验以及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把他们带进了中医学的“殿堂”。正是建校初期这些老师,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真谛诠释得淋漓尽致。

  从1978年入校学习,周语平一直都没有离开过,他曾担任教务处处长,现在是学校的总督学,正在将医学知识传播给更多的学生。

  每个甘肃中医学院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大师”:老一辈的于己百、周信有、戈敬恒、郑魁山、宋贵杰,后来进入学校工作的张士卿、王道坤、吴立文、朱肇和、龙文君等,他们以严谨笃学、厚德济世、淡泊名利的师表风范,成为甘肃中医学院的建校支柱。

  王道坤,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1983年进入甘肃中医学院,当时他主讲《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学史》等课,学生们都喜欢这位中医功底扎实,既懂理论、又有临床实践的老师。他一边教学生,一边上门诊,组建了学校的中医学教学梯队,一批青年教师在他的带领下成长了起来。王道坤退休后,用自己20多年的10万元积蓄设立了“王道坤英才奖学金”,以此奖励学院的优秀医学生。

  张士卿,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1984年,研究生毕业已在北京工作的他来到甘肃中医学院,并很快成为中医儿科的学术带头人。他不仅从事教学工作,还曾担任过学院院长。在数不清的荣誉面前,张士卿在2002年选择辞去院长职务,全身心投入到他挚爱的医学事业中,这时距他退休还有3年时间。

  正是有了这些大师的引领,甘肃中医学院才一直延续着“厚基础、重实践”的教风、学风,学校的发展之路也走得一步一个脚印。

  1985年6月,学院中医系、中药系、针灸系成立。1990年,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同年针灸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

  从1998年开始,学院紧抓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机遇,开设了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后更名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护理学等一系列新专业,并加强学科建设,扩大招生规模。

  2009年,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正式获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一级学科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据学院人事处处长刘雄介绍:“近年来,我校教师队伍不仅数量增加,学历层次也趋于合理。目前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比例为65.8%,博士研究生为20.7%。”

  如今的甘肃中医学院,又涌现出一批中青年优秀教师:李金田、李应东、史正刚、戴恩来、宋敏、方晓丽等已接过老一辈教师手中的“接力棒”;而刘永琦、刘喜平、赵党生等一批年轻教师也已挑起重担,在各自的学术、教学领域都有所建树。

  近40年的发展,让甘肃中医学院从一所底子薄、基础弱的学校变成了如今可以撑起甘肃医疗事业“一片蓝天”的高等中医学学府。目前,学校已有本科专业21个,全日制在校生8600余人,校舍面积、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所中医类高校正在破茧成蝶,实现自己的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