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两当深山里产业兴 引回外出“打工郎”

24.02.2016  09:44

  中新网兰州2月23日电 (徐雪)初春的一场大雪让甘肃两当县的山川分外俏丽。杨店乡灵官村的常家午饭特意准备了热腾腾的饺子,为刚从广东赶回来的常炜杰“补上”团圆饭。由于常年在外打工,每年回家就会对眼前的新景象、新变化感到欣慰,也让这位游子有了回家创业的打算。

  两当县地处秦岭山区,植被茂盛,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近年来,随着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的不断推进,因势利导扶持贫困农户发展食用菌、育苗、核桃等特色产业,实现了致富产业全覆盖,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三年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使2.79万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由58%下降到了9.5%。

  “以前这里除了种地没有挣钱的出路,现在不一样了。”漂泊十余年的常炜杰,计划着明年回到家乡搞养殖,再开个商店。

  曹宗孟是灵官村第一个“走出去”又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因为这里有亚洲面积最大的野生白皮松原生区,所以常有陕西商人前来收购种子。经过打听后,才知道发展育苗产业的前景十分可观。”在首次尝试失败后,曹宗孟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专程外出学技术,回来后在家里成功试种了半亩白皮松,就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共176000元。

  曹宗孟告诉中新网记者,以前祖祖辈辈靠种粮“吃饭”,试种成功后,乡亲们也意识到应该依托独特资源发展产业,开始跟着他搞起育苗来。

  种植过程中,技术支持和销路保障仍是育苗发展的两大难题。2014年开始,在“双联”单位甘肃省人民检察院的帮助协调下,都得到了解决。

  “省检察院给我们协调白龙江林科所的专家作技术指导,我们平时遇到任何病虫害,也会拍成照片或者视频给他们发过去。销路上,省检察院也是积极协调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这一带找出路、签订单。”已是灵官村村支书的曹宗孟说。

  同时,两当县还成立“小康互助组”,通过致富能人帮带型、专合组织带动型、优势互补共富型等七种形式,改变了贫困户发展资源不足,大户带动能力不足的局面。

  胡光林一家4年前搬到灵官村,只有三亩薄田,生活清苦。在联户干部帮扶下,他搞起育苗与食用菌产业,在2013年摆脱贫困,住上了宽敞的新房,娶了媳妇,去年还买了辆新车,日子越来越红火。

  成了致富能人的胡光林还帮助村上的贫困户王秋春一起种植香菇,“省院帮助我脱贫,自己不能忘了,也要帮助老乡尽快过上好日子。

  两当县副县长李娜介绍,目前,全县已发展小康互助组480个,带动贫困群众2880户1.09万人,实现了小康互助组带动贫困户全覆盖。

  65岁的王定福近年来的精气神越来越足,种植香菇虽然时间不长,但已经见到收益的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只要吃苦肯干,将来我也是种植大户。

  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乡亲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很多年轻人也选择回乡发展。“为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近年来,两当县围绕县内两徽高速、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核桃、食用菌等‘两主四辅’农业特色产业及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积极与县内用人单位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输转劳动力343人,创劳务收入653万元。”李娜说。(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