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两当县独臂农民坚强脱贫记

24.02.2016  12:07

  中新网兰州2月24日电 (徐雪)立春之后,天气渐暖。甘肃两当县蚂蚱河村的骆立功开始为今年的香菇种植做前期装袋工作,用一只手推着满载菌棒的车子,不时地叮嘱着帮工的几个老乡。

  由于多年前的一次车祸,骆立功不幸失去了自己的右臂,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四处求职碰壁,只能打些零工艰难度日。

  随着两当县黄波菌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引进,骆立功在家门口找到了“门路”。当地通过建设工厂化菌包生产流水线和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公司+小康互助组+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快食用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辐射带动了更多贫困农民参与产业发展。

  免费培训了一年的骆立功进步非常快,当地政府为了鼓励包括他所在内的贫困户进行种植,提供了免费使用钢管大棚,每个菌棒奖补一块钱,精准扶贫贴息贷款等多项优惠政策。

  早晨六点起来照看大棚里的香菇,每个菌棒在生长的过程中还要不停地翻个,平均大约要翻50多次,3万个菌棒都经过骆立功的左手。遇到采摘最繁忙的七八月份,由于天气热,香菇一天可以生长两茬,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他就雇老乡帮忙,但这样还是得忙到半夜,甚至一天不能休息。

  仅半年时间,种植的三万袋香菇就获利近2万元,这让47岁的骆立功有了奔小康的新目标。“种植香菇不辛苦,销路还有保障,以前不敢想的,现在也有信心了。

  左家乡党委副书记李晓璐将骆立功这几年的变化看在眼里,“身残志坚,靠自己的勤劳脱贫令人敬佩。

  两当县食用菌开发中心主任罗荣庆介绍,截至目前,示范园区共带动全县10个乡镇2个工作站、608户农户发展食用菌栽培,受益人口3000余人,其中带动贫困户374户1871人,可实现年产各类干、食用菌产业总产值5000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带动全县农民可支配收入增加600元,实现了企业增效益、贫困农户得实惠的“双赢”目的。

  两当县副县长李娜介绍,仅去年一年,全县新发展食用菌800万袋,帮助农民人均增收1080元。同时还获得了“甘肃省食用菌产业示范县”的称号。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农林生产废料→食用菌→废弃菌棒、渣→机制木炭、有机肥→回到农林生产”循环产业发展格局,提升了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效益化发展水平。

  李娜说,通过发展订单产业,为农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还积极申请注册食用菌商标3个,并在全国7个省3个直辖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菌类产品销售合作店、直销店18个,发展电商网店403家,彻底解决菌农后顾之忧。

  此外,为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撑体系,两当县财政筹资600余万元产业发展奖补资金,全力引导和扶持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同时,加强与当地金融机构沟通衔接,创新研发了“金菌宝”信贷产品,专门用于支持全县菌业产业发展,破解了菌农发展资金难题,受到菌农的普遍欢迎。

  眼下,新一批香菇也将重新开始在大棚里生长,刚度过一个满意春节的骆立功,计划今年再加把劲,与外出打工的儿子再比一比谁赚得多。(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