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

01.07.2014  10:55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部分的独联体、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多公里,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总长4000多公里,其中在甘肃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

  丝绸之路甘肃段东起甘肃平凉、天水市与陕西相接,西部从敦煌、嘉峪关、阳关出境后,进入新疆。中部某些时期的线路或支线经过今青海、宁夏两省区。这些地区历史上均属于甘肃的影响范围。沿途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地貌有黄土丘陵、黄河上游和各支流的河谷地带、祁连山山地隘口以及沙漠、戈壁、绿洲。甘肃境内保存有汉、明长城,大致勾勒了丝绸之路的主干道,自西向东主要经过庆阳、平凉、天水、临夏、兰州、武威、张掖、酒泉等市、州,沿途分布有大量古遗址、古墓葬、古城址和石窟、宗教寺院等。丝绸之路甘肃段地处农业、牧业和绿洲文明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带,其文化遗产既有作为整个丝绸之路的一个区段与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又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体现出一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间性和地域性特点。同时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中国范围内就新疆而言它是内地,就内地中原而言它又处于边陲,因此文化遗产因具有强烈的过渡色彩而显得更加内容丰富而意蕴深厚。

  甘肃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所经的黄金路段和枢纽地带,是世界上四大文化体系的汇流之区。

  丝绸之路贯穿甘肃全境,甘肃遂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不可替代的桥梁。

  丝绸之路及其丰富的文化遗存是甘肃历史文化资源中最富优势、最具光彩和魅力的品牌。

  丰富的资源优势

  农用地占59.77%

  建设用地占2.38%

  未利用地占37.85%

  土地资源

  全省土地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人均占用土地量居全国第五位。

  农用地2544.87万公顷(38173.0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9.77%。

  建设用地101.43万公顷(1521.3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38%。

  未利用地1611.7万公顷(24175.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7.85%。

  矿产资源

  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约118种。勘查程度为:勘探20%,详查22%,普查58%。

  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玉门石油、山丹煤田、金昌镍、镜铁山铁矿等多处大型矿点。金昌镍和铂族金属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5%和90%以上,镍都金川是亚洲第一大镍矿,是中国的“金娃娃”。

  据《2012年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在已查明的矿产中,我省资源储量名列全国第1位的矿产有11种,居前5位的有29种,居前10位的有62种。

  水能资源

  甘肃境内黄河、白龙江等水系,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力资源总蕴藏量达1309万千瓦,发展水电建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全省水能资源开发程度,即平均开发利用率为14.1%,其中黄河流域为20.2%,长江流域为9.3%,内陆河流域为0.9%。

  全省现有水电站29座。黄河上游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水电站和白龙江的碧口水电站,装机容量达212.5万千瓦,名列全国第一。

  省内还有遍及各地的小水电。目前全省总装机容量已达301.5万千瓦,年发电量130多亿千瓦时。

  草场资源

  草场(地)资源:甘肃草场有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三种。

  天然草场可利用面积为6413万亩,占全省利用草场总面积的23.84%,年平均鲜草产量273公斤/亩,平均牧草利用以50%计,约可载畜600万羊单位。

  人工草地在甘肃的饲料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中苜蓿草在河西灌区亩产可达3500-4000公斤,陇东塬区和陇中南部亩产2000-2500公斤。还有红豆草、红三叶、猫尾草、老芒麦、披碱划、沙打旺等划地。

  动物资源

  甘肃境内共有野生动物650多种。其中:两栖动物24种;爬行动物57种;鸟类441种,哺乳动物137种。

  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等世界珍贵动物。

  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野生动物有90多种,其中属一类的24种,二类保护的24种,三类保护的4011种。

  特殊的区域优势

  甘肃位于祖国地理中心,东临陕西,南接四川,西连青海,北与内蒙古相接连,部分与蒙古国交界(沿边),东北连宁夏,西北接新疆。甘肃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最窄处仅有25公里。甘肃恰如一只狭长的“链条”从六个方向把陕川青宁新内蒙古和蒙古国六省一国串连起来,具有“座中七联”“涉藏临疆”的区位特点,处于我国中部地区与西北地区的接合部,是西部地区唯一具有承东启西、南拓北展区位优势的省份。

  国际大通道第二亚欧大陆桥由西北向东贯穿境内(沿线)。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第二亚欧大陆桥是现有的联系欧亚地区的3条交通通道中,在距离、连通经济腹地范围、综合运输资源上最具优势的。从兰州沿新亚欧大陆桥向西,经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从霍尔果斯出境到中亚、西亚、俄罗斯、东欧、中欧、西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陆上铁路桥梁—“南亚大陆桥”(连云港—孟买或卡拉奇),也必通过甘肃兰州。从兰州沿南亚大陆桥向东,经陕西、河南、安徽、山西、山东、江苏等省区,从连云港出海到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从兰州沿南亚大陆桥向西,经西宁、拉萨、日喀则、樟木(中尼口岸)等地,从聂拉木出境到塔托巴尼(尼中口岸)、加德满都、比尔根杰(尼印口岸)、印度的巴特那、新德里、孟买,卡拉奇(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位于贯穿中国东西部跨度最长的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上。全国共有四大经济带:珠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京津—乎包银经济带。其中陇海兰新经济带是贯穿中国东西部跨度最长的经济带。其中西陇海兰新线铁路长2704公里,而甘肃段就1542公里,占到总长度的57.1%。甘肃在西陇海兰新线上有承东启西,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国内看,全国七大运输通道,南北向3条,东西向4条。经兰州的就有两条:兰州—沈阳,阿拉山口—连云港。

  是全国覆盖面最大的物流产业集团中心所在地。全国有四大物流产业集团之一—“西部”铁路物流产业集团以甘肃为中心,覆盖乌鲁木齐铁路局、青藏铁路局、西安铁路局和兰州铁路局的全部或部分。包括青藏线、包兰线、京包线等。

  河西走廊,自古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汇处,也是中原联系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的桥梁和纽带,属于亚欧大陆桥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主体性地段,高速公路、铁路、航路畅通。西气东输、西油东送、西电东送、疆煤东运、蒙煤南下等六大能源网跨境而过,既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也是全国重要的物流通道、能源通道和“风光新能源”大道。

  厚重的历史文化

  甘肃是享誉遐迩的文物大省,留存下来许多价值极高饮誉全球的文物古迹和遗址名胜,如武威出土的铜奔马,塑造出了一个天马腾空的形象,轰动海内外,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且颇具特色,为我国拥有世界“非遗”项目最多的地区之一。广泛流传于陇原的花儿和皮影,已成功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绚丽的自然风貌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2415尊泥质彩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圣地。

  敦煌鸣沙山

  敦煌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5公里处腾格里沙漠边缘。沙峰起伏,人们顺坡滑落,便会发出轰鸣声,称为“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鸣沙山长40公里、宽20公里,最高处约250米,全山积沙而成。

  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

  张掖湿地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张掖市甘州区东北郊,占地面积2526亩,东至昆仑大道,西至312国道新河桥段及黑河东岸,南至城区北一环路,北至兰新铁路。其中湖区面积661亩,岛屿面积38亩。

  祁连山大草原

  祁连山下有一片水草最为丰美的草原,那就是祁连山大草原—夏日塔拉。这里曾是匈奴王的牧地,回鹘人的牧地,元代蒙古王阔端汗的牧地。夏日塔拉是一片四季分明、风调雨顺的草原。

  麦积山

  麦积山,又名麦积崖,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年至417年)时期。麦积崖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山高142米,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

  崆峒山

  崆峒山位于平凉市西30公里。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泾河环绕,最高峰海拔2100米。山上林木茂盛,景色秀丽,有日月峡、羽仙峰、气心峰、千丈岩、绣球峰、蓬花岩、归云洞、黄龙泉等名胜。

  兰州五泉山

  五泉山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公园景点以5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

  黄河石林

  景泰黄河石林位于白银市景泰县东南部,与中泉乡龙湾村毗邻。景区集东西南北自然景色之大成,在全国实属罕见,在北方更是独树一帜。因其造型独特、规模大、景区组合优越,故称之为“中华自然奇观”。

  临潭冶力关

  冶力关风景区在临潭县境内,分为莲花山、西狭、东狭和冶海湖4个景区。主要景观有莲花、冶木峡、冶海湖、赤壁幽谷、巨型卧佛等。莲花山主峰海拔3578米,因形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而得名。

  作者:李彦琴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
全国高校BIM大赛甘农大学子获佳绩
    兰州晚报讯(记者马文艳)中国建筑学会近日公兰州日报
我市今年第二次排污权交易 7家企业竞价排污权
    兰州晚报讯(记者杜志超)6月30日,兰州日报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兰白试验区举行研讨会
    兰州晚报讯(记者何燕)6月30日,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