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带一路”构想下布局内陆产业新结构

23.09.2015  14:34

  中国兰州网9月23日消息 地处西北内陆,经济内向,开放程度低,甘肃经济是典型的“内”字当头。近两年,甘肃正发生着一些可喜的变化:企业走出国门,产品销往海外,外贸出口逐步攀升。这个内陆省份正在从传统发展模式中转型,在“一带一路”构想下布局内陆产业新结构。

   机遇

  九月中旬,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迎来丰收时节。与往年愁销路、愁价格不同,今年种洋葱的农民喜上眉梢。张掖市高台县骆驼城乡健康村农民告诉记者,这几天每吨洋葱的价格已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00元钱,而且销路不愁。

  河西走廊地区气候适合种洋葱,农民也擅长种洋葱。前些年,天帮忙地帮忙,可市场不帮忙,洋葱滞销苦了农民。

  “往年影响洋葱销售的市场问题,今年有大格局的解决方案。”甘肃省农产品营销办公室主任寇明科说,甘肃省今年生产洋葱150万吨,三分之一出口东盟,过去1袋洋葱十几元钱都卖不掉,出口渠道一打开,洋葱市场稳定运行将不存在问题。

  “一带一路”给甘肃传统产业带来机遇,从政府部门到龙头企业一起尝试,辣椒、土豆、洋葱、番茄这些农民熟悉的“四大样”走出了国门。统计显示,2015年上半年甘肃省农产品出口增长强劲,特别是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度大幅增加。在2014年全省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8%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出口农产品15.18亿元,同比增长30%。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