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带一路”构想下布局内陆产业新结构

22.09.2015  08:59

    原标题:甘肃:“一带一路”构想下布局内陆产业新结构

    新华社兰州9月21日电(记者聂建江、屠国玺)地处西北内陆,经济内向,开放程度低,甘肃经济是典型的“”字当头。近两年,甘肃正发生着一些可喜的变化:企业走出国门,产品销往海外,外贸出口逐步攀升。这个内陆省份正在从传统发展模式中转型,在“一带一路”构想下布局内陆产业新结构。

    机遇

    九月中旬,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迎来丰收时节。与往年愁销路、愁价格不同,今年种洋葱的农民喜上眉梢。张掖市高台县骆驼城乡健康村农民告诉记者,这几天每吨洋葱的价格已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00元钱,而且销路不愁。

    河西走廊地区气候适合种洋葱,农民也擅长种洋葱。前些年,天帮忙地帮忙,可市场不帮忙,洋葱滞销苦了农民。

    “往年影响洋葱销售的市场问题,今年有大格局的解决方案。”甘肃省农产品营销办公室主任寇明科说,甘肃省今年生产洋葱150万吨,三分之一出口东盟,过去1袋洋葱十几元钱都卖不掉,出口渠道一打开,洋葱市场稳定运行将不存在问题。

    “一带一路”给甘肃传统产业带来机遇,从政府部门到龙头企业一起尝试,辣椒、土豆、洋葱、番茄这些农民熟悉的“四大样”走出了国门。统计显示,2015年上半年甘肃省农产品出口增长强劲,特别是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度大幅增加。在2014年全省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8%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出口农产品15.18亿元,同比增长30%。

    调整

    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是上世纪50年代国家布局在兰州的一家老国企,以石油钻井设备为主要产品,过去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兰石集团,曾一度遭遇发展瓶颈,举步维艰。如今的兰石集团却是甘肃省的外贸出口明星企业。

    兰石集团董事长杨建忠认为,企业华丽转身的秘诀是“调整”:面向全球市场,实施国际化战略。2013年兰石集团成立国际工程公司,在俄罗斯、土库曼斯坦、阿联酋等国家设立分公司。

    放开眼界、调整布局让兰石集团获益颇丰。2014年,兰石集团获得出口装备订单50余台,价值近2.5亿美元,其中一次性出口土库曼斯坦钻机15台,价值1.56亿美元,创下甘肃省装备制造业出口单笔订单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