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临潭县情简介

07.07.2015  14:16

  【社会概况】临潭,古称洮州,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农区与牧区、藏区与汉区的结合部。全县总面积1557.68平方公里,地形西高东低,境内海拔2209-3926米,平均海拔2825米,气候属高寒干旱区,年平均气温3.2℃,降水量495毫米,无霜期65天。现辖3镇13乡,141个行政村723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15.64万,县内有汉、回、藏、蒙古等1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5.52万,占总人口的35.3%。

  【区位优势】临潭千百年来一直是陇右汉藏聚合、农牧过渡,东进西出、南联北往的门户,被史家称为“北蔽河湟,西控番戎,东济陇右的边塞要地”,是唐蕃古道的要冲地段。省道306线(徐合公路)东西横穿全境,311线(定新公路)从北至南贯通。县内将形成以合作—岷县、临潭—临洮、合作—冶力关三条二级干线公路为骨架的公路网络体系,并以此为主干形成县乡公路网络,临潭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资源优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储量可观的石灰石、石膏石、花岗岩、矿泉水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和铜、金、铅、铁、锑、汞等金属矿产资源等共10种33处矿产。有名贵中药材麝香、虫草、贝母、秦艽、大黄、党参近二十多种。名优山野珍菜有羊肚菌(狼肚)、木耳、蕨菜、蕨麻(人参果)、鹿角菜等十多种。珍稀野生动有鹿、麝、豹、狼、狐、野猪、猞猁、山狳、马鸡、雪鸡、苏门羚、黑鹳、娃娃鱼等二十多种。境内河流较多均属黄河流域洮河水系,较大的有冶木河、羊沙河、石门河水等19条河流,流经县境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2868平方公里。水能理论蕴藏量28.7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17.28万千瓦,先后建成了青石山、鹿儿台、术布、莲花山等多个等级水电站。森林资源面积2.4万公顷,耕地26.6万亩,草山面积123万亩,各类牲畜存栏22.9万头只。

  【旅游资源】景内自然风光秀丽,有冶力关国家4A级景区、黄涧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丹霞地貌赤壁幽谷省级地质公园等以其特有的景致和神韵久享盛名,特别是闻名遐迩的“西崆峒”莲花山、冶海、冶木峡、喜泉飞瀑、麦积晚照、石林观云、林海雪涛、千年卧佛汇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名胜古迹较多,王旗乡磨沟仰韶文化遗址是甘南州内迄今发现的最早有人类活动遗址;吐谷浑筑建的牛头城,开发和守建洮州卫的名将李达墓,洮州明代卫城,新城苏维埃旧址等历史名胜极具考古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民俗风情独特,元宵节旧城万人拔河(俗称扯绳),新城地区的端午节龙神赛会和遍布全县的民间庙会及独具一格的民间工艺根雕、剪纸、刺绣、民族工艺品加工和洮州“花儿”等,既展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又促进了临潭商贸繁荣。

  【经济发展】预计2012年末,全县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2.1亿元,增长14.2%。固定资产投资16.1亿元,增长28%。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7297万元,增长26.51%;地方财政收入3669万元,增长32.69%;财政支出12.38亿元,增长25.1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7亿元,增长1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57元,净增2021元,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3524元,净增723元,增长25.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左右。金融运行平稳,预计年末各类存款余额达20.3亿元,增长18.6%;各项贷款余额达11.2亿元,增长32.9 %。(来源:中国甘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