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瓶颈制约兰州创业优惠政策惠民

27.03.2015  10:45

  原标题:创业意愿低 政策碎片化 担忧暗箱操作

  三大瓶颈制约兰州创业优惠政策惠民

  首席记者 崔亚明 实习生 陈晓强

  资料图片

  近年来,从国家、全省层面到兰州市不断有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出台,就整体效果而言,这些利好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3月25日记者走访部分高校以及有创业意愿的人群发现,“创业意愿低、政策碎片化、担忧暗箱操作”这三大瓶颈是制约优惠政策发挥效应的关键因素。“万企计划”该如何破解这三大瓶颈?对此,不少创业者以及相关专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创业意愿不足对政策知晓率低

  “创业,想过,好难呀!”3月26日,兰州理工大学的小吴同学一边刷屏一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今年已经大四的小吴正在规划自己的未来。

  “有创业扶持政策?哪里出台的?不太了解,老师也没给我们介绍过,我们对这些知道得并不多。”

  小吴的疑问反映了大多数大学生的心声。尽管不少大学生都有创业的念头,但真正有规划、有行动的很少。26日,甘肃农业大学一位姓马的同学告诉记者:“我们宿舍里共有5位同学,起初大家都嚷嚷着创业,可最后有4人已找好了工作,出来创业的只有我一个。”尽管这位姓马的同学正在筹划创业,但同样对目前出台的不少扶持创业的政策并不了解。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对创业扶持政策不了解,加之创业本身又充满了未知和风险,令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们对自主创业不“感冒”。

   建议对策: 加大扶持创业优惠政策宣传力度

  针对创业意愿不足,好政策知晓率低的现象,不少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和大学生了解政策。

  甘肃农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则指出,目前的关键是创业扶持政策能否真正满足创业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方便申请。对学生个体而言,如果这些政策在现实中享受不到,或能享受到但非常麻烦,那么这些政策则带动不起大家的创业意愿。

   政策碎片化好政策难落地

  26日一大早,张文博从本报看到兰州市出台的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万企计划”后,就立刻拨通本报96555新闻热线详细咨询起来,“申请需要多长时间?这个优惠政策和之前出台的那些优惠政策是叠加享受还是只能择一享受?”

  张文博大学毕业已经6年,辗转多家公司后,2012年底决定自己创业。目前经营着一家电子商贸公司,主要从事软件开发、销售、电子商务等业务。

  “感觉国家的扶持政策很多,但具体办时才知道有多麻烦。许多政策涉及多个部门,需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挨着跑,但跑下来往往是碰一鼻子灰。”王文博说。结合他的经历,他认为,虽然这些年政府陆续出台了不少创业扶持政策,但不少政策呈碎片化,很难成系统地扶持创业者。而且不少优惠政策附带条件苛刻,办理程序复杂。

   建议对策: 扶持创业优惠政策应建台账制度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政府部门都讲究建立台账制,在扶持创业优惠政策方面更应该建立台账制度。将目前依然有效的优惠政策进行梳理,明确归口负责单位,明确申报条件、审批时间,设立创业优惠政策申请办理窗口,实现一站式服务。

   避免暗箱操作确保机会公平

  调查显示,在兰州有创业意愿的人群中50.88%表示最需要“资金支持”。如何确保政府扶持的资金公平合理又快捷地到达需要者手里,是创业者最关注的。26日,记者随机对22名市民进行调查,其中17名受访者担心受理部门暗箱操作,让“有关系、有门路”的人优先享受优惠贴息贷款。由于存在这样的担心,不少创业者对优惠政策抱观望心态,不去主动申请。

   建议对策: 主动公开审批环节接受群众监督

  对此,相关专家建议,审批部门不但要对最终的审批结果进行主动公示,还应对审批各个环节主动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更重要的一点是,本着对申请者负责的态度,对于被否决的申请者一定要告知否决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