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浅议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24.11.2015  13:42

  原标题:浅议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临夏中学党存莉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办好一所学校,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现象重新抬头,师德“不存”的问题日益显现。理论修养不高、道德素质低下、敬业精神缺乏……部分教师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

  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职业倦怠。在敬业精神方面,少数教师存在着不求进取、职业怠倦现象严重和缺乏创新精神的现象。特别是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不佳,严重缺乏创新精神,不能达到新课改的标准。二是暴力倾向。有些中小学教师为了维护所谓的“权威形象”,常会对学生进行辱骂、讽刺,损害学生身心。三是形象受损。在生活作风方面,少数教师存在着疏于修养、自律不严、生活散漫、不拘小节、说话粗俗、不修边幅、作风懒散、处事庸俗、公德意识淡漠等诸多问题。四是缺少公正。一些教师喜欢优秀学生、讨厌后进生的现象十分严重。

  那么,该如何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抓典型,示榜样。古人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章立制,确立正确的师德评价体系,从而使教师有据可依的强化师德;同时,善于利用现实中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让教师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这样才不至于空洞和枯燥,使师德建设工作充满生机。二要提素养,树信念。不断丰富自我,塑造良好形象,要热爱学生,提高人格魅力。同时,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树立“忠诚教育事业,秉持职业操守”的信念。三要改机制,弱化应试教育,从内容上真正地推进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只注重考试,只关心升学率,违背了基础教育双重目标的要求,可谓现行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顽疾。某种意义上,教师其实也和学生一样,是深受其害的一类人。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所举行的一次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40%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超过60%的对工作不满意。面对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的“厚望”重压下,教师们将会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给学生“提分”上,而不是花在给自己“提质”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职业的素养,才能做好教学工作。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感化学生,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抓好师德建设,才能使教师不辱“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